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欧洲语言共同框架(CEFR),代词it的习得一直作为用来区分英语学习者外语掌握熟练度的一个标准[criterial feature)。本研究基于动态系统理论,对中国从中学阶段至大学二年级(八个年级)英语学习者外语写作中代词it的使用频率和用法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讨论。主要基于it的三种用法:指代词(referential it),支柱词(prop it)和预指词(anticipatory it)。本研究的语料来自国内某省8所初中和5所高中以及1所大学的878篇限时英语作文,通过计算机输入文本并加工处理以及合并,再对其进行语法、句法、语义和语外层面的标注,使用对应分析和聚类研究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加以验证。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1)随着英语学习阶段的发展,中国英语学习者作文中的it标准化频率呈波动向下发展趋势;2)就使用范围而言,随着年级的提高,学习者对于代词it的使用更趋多样化。学习者在初级阶段,更趋向于使用基础的指代词it,高年级的学习者在代词it的使用上更加丰富,特别是在预指词it的使用频率上。总体发展趋势和个人发展轨迹揭示出语言学习系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复杂发展轨迹。3)就影响代词it使用的因素特征,对应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图示表明:学习阶段、文章体裁、所指类别、主题与代词it的使用密切相关。相较于记叙文,预指词it更多出现在议论文中。指代词it常用于指代具体或者抽象的物体以及具体的状态,如上文已提及的事物,而预指词it常出现在描述抽象事物状态的句子中。就主题而言,预指词it更多与社会层面的议题有关,而指代词it常出现在描述音乐、阅读、电影和其他类似事件,或者与个人活动经历相关的作文中。如上结果经过Logistic回归建模的分析,佐证了代词it作为区分学习者语言熟练程度的标准的意义,同时也提出了语言习得的普遍规律中包含了个体的动态变化与复杂性,受到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因此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本研究更进一步探讨了对二语写作教学的启示,提出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学习者在不同的文章类型、学习阶段,话题等等条件下,对于代词it的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