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昌族是中国26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也是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演进,阿昌族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阿昌族人口较少,没有本民族文字,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依靠口耳。其文化一旦消失,就很难重拾和搜集。因此,阿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十分必要。政府部门和研究人员也注意到了这些情况,在政府主导的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也逐渐出现了阿昌族的项目。2006年,阿昌族的户撒刀锻制技艺被入选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政府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无疑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仍然面临多重困境。以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为例,随着这一文化事项被选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政府对这项被打上政治意识形态烙印的“文化”采取了相应措施,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作为活态的文化,其产生和发展都需以一定的社会环境为依靠,并因其特有的社会功能得以延续。现在仅凭借机械的、由政府“唱主角”的保护措施,是否能将这种传统文化延续下去仍然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希望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户撒刀锻制技艺的保护为主要讨论对象,探究在阿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政府、传承人和阿昌族民众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