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正常肾脏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初步探讨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ghiiu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参数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弥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在2-14岁儿童正常肾脏的变化规律及可行性,为进一步在儿童肾脏疾病的科学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方法:自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收集2-14岁正常肾脏的儿童总共144例,男72例,女72例,平均年龄7.6岁;所有受试者均采用3.0T磁共振仪进行扫描,得到常规MRI及DTI序列扫描图像。所有采集的DTI图像导入Siemens Neuro3D工作站,在冠状位经肾门最大的三个连续FA灰白图上进行人工自由勾画肾皮质、髓质区的ROI,测得双侧肾脏皮质、髓质FA及ADC值,并进行DTT处理。不同性别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双肾髓质不同部位及不同年龄、身高、体重组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左右肾皮质与髓质及左侧与右侧肾脏对应各参数均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年龄、身高、体重与各参数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结果:1、不同性别、双肾髓质不同部位间参数FA、ADC值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2、不同年龄、身高及体重组间肾脏皮、髓质FA及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双侧肾皮质与肾髓质的FA、ADC值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且肾髓质FA值大于肾皮质,而ADC值小于肾皮质。  4、2-14岁儿童正常肾脏除双肾皮质间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1),余双肾对应参数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  5、2-14岁儿童正常肾脏仅左肾髓质FA值主要受身高的影响,随着身高增大而增大;余肾脏皮髓质FA及ADC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均为年龄,且肾髓质FA、ADC值及肾皮质ADC值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皮质FA值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小。  6、DTT能够显示正常肾髓质内管道性微结构呈放射状聚集成椎体状,尖端指向肾门,基底朝向肾皮质。  结论:DTI序列测量参数FA、ADC值在儿童正常肾脏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能间接反映儿童正常肾脏水分子运动的生理代谢变化特点;后处理DTT技术能够间接反映儿童肾髓质管道性结构;说明DTI序列有潜力成为检测儿童肾脏生理、病理状态的新技术,该研究为DTI序列在儿童肾脏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其他文献
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为信息传播生态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虽然互联网平台为信息传播特别是信息共享带来了便利,但是互联网平台也为谣言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温床,而为了有效避免网络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