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高度机械化、自动化,劳动者的劳动方式也随之变化,由单纯的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为主过渡。工作需求与工人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不平衡日趋加重,导致工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应激状态。职业应激作为与传统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等相同的职业有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威胁劳动者身心健康、工作能力和影响劳动者职业生命质量。职业应激对职业人群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越来越受到职业医学界的重视。通过对扬中职业应激较高的人群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和分析职业应激因素和效应的分布特点,职业应激因素与应激效应的关系,以及职业应激对生理生化指标造成的影响,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选择扬中市职业人群为研究对象,以横断面研究方法,随机整群抽取1152人作为调查对象,收回有效问卷944份,其中护理人员439人,非护理人员505人,样本有效率为81.94%。采用职业紧张测量工具(OSI量表)中的职业紧张因素量表和职业应激反应量表对被调查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且对其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和血液生化指标(血脂、抗氧化物酶)检测。数据以epidate建库管理,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职业应激因素和应激效应分析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不同工龄、文化程度的职业应激因素和应激效应分析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职业应激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应激因素与应激效应之间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自变量引入方程的条件是P<0.05;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职业应激对抗氧化物酶的影响。
结果:(1)扬中职业紧张人群的人口学特征是男性工作单调性、竞争性、忍耐性、心理健康感高于女性,工作需求、工作危险性、每日紧张感、工作满意感低于女性;>35岁年龄组的工作控制、竞争性、工作满意感高于≤35岁年龄组,工作需求、提升机会、参与机会、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感,每日紧张感和抑郁状态低于≤35岁年龄组;工龄在10~20年的职工工作控制、工作满意感评分低于工龄≤10年和工龄>20年的职工,而工作单调性、竞争性和社会支持评分则较高(P<0.05),工龄<_10年的职工在工作需求明显高于工龄>20年的职工,提升参与机会、每人紧张感和抑郁状态相对较高,工龄>20年的职工心理健康感评分最高;大学学历的工作需求、工作危险性、提升机会、参与决策高于初中和高中学历;初中学历忍耐性、竞争性、社会支持显著低于高中和大学学历,随着学历的增加,工作满意感下降,每日紧张感上升。(2)职业应激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感低于非护理人员,而每日每日紧张感、焦虑状态、工作需求和工作危险性评分高于非护理组。(3)职业应激因素影响职业应激反应,并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影响工作满意感的因素有:工作单调、参与机会、社会支持、提升机会、工作需求、工作前景、工作危险;工作需求,工作危险性,工作单调性,以及社会支持,以相同的方式影响到每日紧张感,抑郁和焦虑状态。影响心理健康感的因素有:工作危险、工作前景、工作需求等。(4)职业应激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存在着影响: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与工作危险之间存在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与工作控制之间存在负相关:舒张压与提升机会之间存在负相关。(5)职业应激对血清中抗氧化物酶含量水平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每日紧张感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之间存在负相关,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与环境控制、定量负荷、资源控制有关系,工作危险、忍耐性、工作前景、工作控制、定量负荷会对过氧化物酶的含量产生影响。
结论:(1)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工龄、文化程度对扬中职业人群的职业应激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不同职业人群的职业应激状态也不同,护理人员的职业应激程度相对较高:(3)职业应激对应激状态的影响,工作单调性,工作危险高,工作需求程度高,均会增加职业人群的应激状态,而良好社会支持,会降低职业应激反应的发生;(4)职业应激对生理功能的影响,职业应激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尤其是每日紧张感,紧张程度的增高会导致血压升高以及HDL含量的下降。因此,职业卫生学界应加强职业人群心理健康和职业应激问题的研究,为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