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口服递送蛋白药物仍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其局限性包括其在pH环境中的不稳定性,易被消化道酶降解,难以通过粘液层和胃肠道上皮细胞,而导致生物利用度低。本文利用具有粘膜粘附性的生物粘附材料壳聚糖季铵盐和具有缓控释性能的PLG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采用双乳剂法制备了SAK-HV/壳聚糖季铵盐-PLGA微球口服制剂,能够克服生化屏障,延长在小肠的滞留时间,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三部分对SAK-HV/壳聚糖季铵盐-PLGA微球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制备SAK-HV/壳聚糖季铵盐-PLGA微球,并对其特征进行了表征。首先以高速离心法测定微球中药物包封率为(70.8±2.2)%,载药量为(1.1±0.02)%。以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载药微球PDI为0.386±0.048,粒径为(2.573±0.202)μm,电位为(26.667±2.483)mV。扫描电镜(SEM)和荧光显微镜结果显示载药微球形态为球形,较完整均一。在人工胃肠液中,4h的释放量分别为(36.9±0.8)%,(44.1±0.7)%。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从微球中提取的SAK-HV结构完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溶圈法结果显示从微球中萃取释放出来的SAK-HV,其活性占比为60.6%,溶栓活性保留较高。第二部分对载药微球在大鼠小肠中滞留时间观察进行了研究,并且在Wistar大鼠中进行了药代动力学研究。载药微球在大鼠体内小肠段滞留时间的分析结果显示在口服给药后的2、4、6 h,SAK-HV溶液组和载药微球组均在空肠段处的荧光强度分布量最多,并且在载药微球组中其荧光强度和停留时间持续高于SAK-HV溶液组,表明载药微球主要粘附在小肠空肠段,具有良好的粘膜粘附性。采用ELISA测定SAK-HV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载药微球组半衰期为(5.4±1.6)h高于尾静脉注射组中(3.6±2.8)h。口服SAK-HV组Tmax为(4.8±3.9)h,Cmax为(18.4±15.3)μg/L,F为0.4%,而载药微球组Tmax为4 h,Cmax为(133.8±10.4)μg/L,F为3.4%,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p<0.05)。第三部分对载药微球在C57BL/6J小鼠中进行了口服给药的初步评价。实验结果显示在第21 d时,与口服SAK-HV溶液组和尾静脉注射SAK-HV组相比,口服载药微球组均能显著性地产生更高的SAK-HV特异性抗抗体,其产生抗体的水平分别是口服SAK-HV溶液组和尾静脉注射SAK-HV溶液组的11倍、7.2倍。并且载药微球组第21 d与微球组第14 d相比,其产生抗体的水平,显著性升高,是第14 d的5.2倍(p<0.01)。在第28 day测血中补体水平,统计学分析显示无差异。表明C3a,C5a补体未被激活。组织学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载药微球组肝,肾,小肠未见明显损伤。以上表明,壳聚糖季铵盐-PLGA微球有望成为口服递送SAK-HV蛋白的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