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进入资源消耗快速增长阶段。资源消耗所产生的大量残余重金属物质可以通过雨水淋溶、大气沉降等方式渗入地表(土壤、地表水和植被)中,从而导致地表富集大量的重金属。这些富集在地表的重金属元素可能会污染食物链,从而威胁人体健康,因此,对地表重金属含量的监测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的重金属污染监测方法虽然测量精度较高,但费时费力,只能分析采样点的剖面信息,而不能获取大范围的区域重金属含量分布情况;而且重金属在土壤和水体中转移变化很快,导致传统方法在重金属含量获取时间上可能会有一定的滞后。遥感技术特别是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为快速高效地获取大范围区域的地表重金属含量信息开辟了新的途径。基于此,本文以四川省天府新区直管区为研究区,利用地面实测光谱仪ASD FieldPro III,于2017年7月间采集了研究区土壤、地表水以及主要植被红薯叶、南瓜叶、构树叶和天香米叶的高光谱数据,拟通过对实测高光谱进行分析,建立重金属相对含量反演模型。鉴于客观因素导致的无地球化学分析数据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只利用特征波段对植被重金属胁迫趋势、土壤和地表水中重金属相对含量进行定性或半定量分析的方法,在假设2017年的重金属AS、Cd、Mn和Pb这四种元素的含量与2004年基本相同的基础上,分析植被受胁迫趋势、建立重金属相对含量反演模型。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根据对以往文献和基础资料的分析研究,选取研究区内土壤中As和Cd、地表水中Pb和Mn这四种含量较高且分布差异较大的重金属元素作为研究对象,在没有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的情况下,以已有文献中这四种元素在土壤或地表水光谱曲线响应波段为基础,建立重金属相对含量反演模型,依据这些模型在土壤、地表水和植被中的应用,得到研究区土壤、地表水中的相对含量分布图和植被长势受重金属胁迫趋势。(2)通过对实测的土壤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发现As的特征波段为:454nm、504nm、554nm、604nm、754nm、1395nm、1759nm、1894nm、2198nm、2300nm、2320nm;Cd的特征波段为:433nm、504nm、654nm、764nm、1250nm、1290nm、1444nm、1887nm、2100nm、2192nm、2210nm、2260nm。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相对含量进行反演,并分析土壤重金属相对含量空间分布,发现研究区土壤中As元素相对含量在西北城区、东部龙泉山沿线区域较低,东北-西南沿线中部的新兴镇、白沙镇、兴隆镇和煎茶镇等以农业为主的丘陵和平原地区相对含量较高;而土壤中Cd元素相对含量较低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的丘陵和平原地区,相对含量较高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和、华阳镇、正兴镇和兴隆镇等正在进行城市扩建的西北部地区。(3)通过对实测的地表水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发现Pb的特征波段为:497nm、540nm、612nm、620nm、669nm、677nm、738nm、748nm、813nm、987nm;Mn的特征波段为:539nm、904nm。对研究区地表水重金属相对含量进行反演,并分析的地表水重金属相对含量空间分布,发现研究区内地表水中Pb和Mn这两种重金属相对含量的空间分布基本相似,这两种重金属相对含量较高区域主要在西北方向中和镇以及新兴镇等区域的府河上游,其余人类活动较为密集的城镇中心河流中重金属也相对含量较高,表明除非河流中段区域有新的污染源向地表水中排放含有重金属的污染物,则随地表水流动方向重金属相对含量整体呈逐渐下降趋势。(4)对于研究区中的植被,提取主要植被红薯叶、南瓜叶、构树叶和天香米叶的红边位置,结合土壤重金属As和Cd相对含量,分析植被受重金属胁迫趋势,发现研究区土壤中Cd元素重金属相对含量对红薯叶、构树叶和天香米叶长势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As元素对天香米叶、构树叶和红薯叶为抑制作用,但能促进南瓜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