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张,核心区人口也在迅速增长,而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公共交通运量不足的压力日益凸显,因此大力建设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势在必行。作为公共交通体系的主体和骨干,城市轨道交通以其运量大、运行速度快、环境污染小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迎来建设的黄金时期。然而部分城市只看到轨道交通建设带来的巨大收益,盲目申报、规划和建设轨道交通线路,却忽视轨道交通发展所必需的巨额资金、人力和专业技术等,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与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应当按照有理有节的原则,与城市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相适应,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轨道交通制式、适度的建设规模以及科学的建设时序来发展运营轨道交通。针对于此,研究目前全国已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线路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是否与其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有利于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科学合理规划建设,促进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详细介绍轨道交通发展概况,包括其定义、分类、功能特点及风险问题等,对截止2016年末国内轨道交通建设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并围绕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社会经济协调作用机理展开分析探讨。接下来基于《轨道交通2016年发展报告》与各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综合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赋权并计算两指标系统综合得分,最后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离差系数最小化)进行实证分析。将30个已建设运营轨道交通城市划分为3大类(协调发展类、过渡发展类、失调衰退类),9小类(优质协调型、中度协调型、初级协调型、勉强协调型、濒临失调型、轻度失调型、中度失调型、高度失调型、极度失调型),以及3种协调发展类型(轨道交通滞后型、社会经济滞后型、协调型/共损型),并详细针对每类协调发展型城市提出轨道交通建设指导意见。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与社会经济协调度的深入研究,为我国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提供有力依据,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更加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