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循环作用对黄土力学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来源 :西京学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forbook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的冻融循环是我国季节性冻土地区所持续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我国西北部地区以黄土为基础的各类建筑物在建设及使用阶段,也无法避免冻融循环作用对基础的影响。在持续发生的冻融循环过程中,土体的结构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会使黄土发生劣化现象,导致其力学特性大幅衰减。冻融循环作用也是导致西北地区以黄土为基础的建筑物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响到构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对黄土的冻融循环研究就非常有意义,虽然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冻融循环对黄土强度的影响却缺少系统性的研究,缺乏综合性的统一成果,所以更加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以长安区的土样为研究对象,试验所采用的土样为非饱和重塑土。在测得各项物理特性参数后采用三轴试验,根据试验数据得到以下结论:(1)土体的强度会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且第1次冻融循环对土体的强度影响最大,并且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对其强度影响逐渐减弱,当冻融循环达到30次时黄土的强度基本处于稳定状态。(2)根据试验数据发现,含水率介于20%—25%,黄土土体的轴向抗压强度差异会略大于该区间以外的含水率,证明本试验土样在该含水率区间受冻融循环影响后黄土的孔隙发生了较大变化,土体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导致黄土颗粒与颗粒之间的联接降低,强度变化较为显著。(3)在围压的增加过程中,土体的强度峰值会增加,当冻融循环次数及含水率不发生改变时,则围压越大,土体的强度峰值越高。但随着围压的增大黄土强度的峰值增加量却逐渐减小。(4)当含水率一定时,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黄土的粘聚力逐渐降低,降低的幅度会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而减弱,前5次冻融循环降低的较多,当冻融循环次数接近30次时基本达到稳定状态。(5)当含水率一定时,黄土的内摩擦角会随着土体的冻融次数的增加而减小。但含水率对内摩擦角的影响却不明显。但当含水率接近土体的饱和含水率时,内摩擦角基本稳定在3°的变化范围内。(6)当冻融循环次数相同而含水率逐渐增大时,虽然对内摩擦角影响不明显,但粘聚力会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因此,考虑二者对土体抗剪强度的综合作用,抗剪强度仍会随着土体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
其他文献
<正>2018年5月,国家能源局启动用户"获得电力"优质服务情况重点综合监管,要求各级电网企业努力营造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推动各类高、低压用户"获得电力"优质服务水平得到全面
期刊
针对四川省九寨沟2017年8月8日发生的7.0级地震引起的地表形变,使用欧空局2014年发射的Sentinel-1A卫星C波段雷达影像数据,采用两轨雷达差分干涉技术(D-InSAR)处理得到了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联系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全世界使用最多一个语种,与我们的联系也更紧密。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酒店行业也吸引了非常多的外资酒店进驻市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然而中国企业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时必然会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在对跨文化管理冲突分析基础上,探讨了中
进入19世纪中后期,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到来,东北亚局势跌若起伏,西势东渐的局面也渐渐形成。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相碰撞使得中国在东亚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日本自明治维
目的通过分析银川市公共场所卫生行政处罚案件,了解银川市公共场所卫生行政处罚现状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3年266起公
我国公共交通发展迅猛,地铁已经是大中城市公共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众对移动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在地铁的站厅站台以及隧道内具备优质的移动通信网络。解决乘
当下,随着计算机体系不断向多核异构结构发展,其计算能力也不断得到提升和突破,计算物理中大规模和高计算量的问题也有了研究的契机。蒙特卡洛法作为非常重要的一种模拟方法,
随着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资源紧缺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就导致人们对频谱分配方式的思考,为解决这种频谱资源紧缺现象,研究者们提出了认知无线电技术。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的接入方式是机会频谱接入,认知用户通过频谱感知技术感知动态频谱环境,得到与授权用户即主用户共享授权频段的机会,因此,频谱感知性能的提升在认知无线电中至关重要。本文是以频谱感知控制方法的研究为重点,搭建了一个
居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居民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伴随快速城市化发展,我国涌现出大量封闭小区,造成占地面积扩张、街道活力丧失、城市空间隔离等问题;同时也形成日益趋同的城市风貌,促使富有地域性的居民日常生活逐渐消逝。成都市于2015年提出“小街区规制”,促使居住空间迈向转型之路。本文从日常生活视角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图表研究法、归纳与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对成都现状的街区制居住空间展开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