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委托代理问题是企业治理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选择一种合适的激励方式,以使得企业管理者和企业总体利益相一致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方法。股权激励是目前较为有效的一种激励方式。在欧美等资本市场较为成熟国家中,股权激励已被广泛运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相比之下,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发展起步较晚,2006年中国证监会颁布实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可以看作是中国市场正式引入股权激励制度的起点。而后,股权激励迅速广泛的为市场所关注,大量上市公司纷纷公告股权激励计划,至今已超过900余家。如何选择合理的股权激励方式以使其激励效果最大化,这些问题已成为中国上市公司最为关注的问题。现有相关研究多数从股权激励与企业长期绩效的关系方面展开。而股权激励对企业短期股价的影响,称为股权激励短期效应。长期绩效和短期股价都是对股权激励效果的衡量,前者是通过直接视角进行衡量,而后者则是通过间接视角,反映了市场投资者对企业未来价值的预期。因此,股权激励短期效应相关研究,对于股权激励长期绩效相关研究起到了良好的补充作用。股权激励短期效应研究相对较少,且往往时间跨度较早,样本量较小。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股权激励短期效应是否发生了变化,是如何变化的?以往经典研究中的结论对近期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是否仍然适用?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源理论和市场信号等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股权激励机制的相关研究。然后本文以2006年至2017年3月发布股权激励公告的近70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短期效应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总体股权激励短期效应为正,在事件日附近,中国存在着明显的股权激励短期效应,但是这种效应主要集中体现在事件日当天,在事件日之后的3到10天则不明显。并且在事件日之前股票市场已有较明显的反应,侧面说明中国市场存在着信息泄露的情况。同时股票期权为激励标的物的股权激励短期效应强于限制性股票。另外,本文通过将股权激励企业按照其发布股权激励方案所在时间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首次股权激励计划的股权激励短期效应呈下降趋势,近年推出计划的企业得到的市场反馈远不如中国颁布试行办法后的前几年。这个现象为以后将要发布股权激励计划的企业敲响了警钟:在市场反应逐渐冷淡的情况下,企业需要采用更加合理有效的激励办法来获得市场的信任,而这其中的原因更值得本文进行深思。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原因探究。本文从企业的成长性、稳定性两个角度入手,又分别将这两个变量分为总体环境方面和企业个体层面,分别寻找相关代理变量研究它们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以及它们对企业股权激励短期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成长性与稳定性确实随着时间推移在逐渐降低,且企业的成长性与稳定性也与企业的股权激励短期效应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由此本文得出结论:企业的成长性与稳定性可以部分解释企业股权激励短期效应随时间推移下降的原因。另外通过研究还得出结论,描述企业总体成长性与稳定性变化趋势的宏观代理变量,其解释力要强于描述企业个体成长性与稳定性变化趋势的微观代理变量,这说明企业股价的波动对于宏观环境的变化趋势相对更为敏感,对企业个体成长性与稳定性的影响力则相对弱一些。这也说明企业需要更多将自身的发展特点作为信号传递到市场当中去。通过本文研究的结论,可以为在当前环境下将要发布股权激励计划的企业提出参考依据:企业首先应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入手,提升自身成长性与稳定性;在股权激励方案选择上,过于长远的激励计划将受到市场信任的考验,企业对此类激励方案的施行应慎重考虑,而更多的采用相对较短的行权期;同时,企业应更多的和市场进行信息交流互动,增加其内部发展信息对市场投资者的影响力。而对政府管理亦有一些建议:如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监管机制,并加强监督;引导市场不良资产进行重组;增加对市场信息透明度的要求等。本文的研究从一个实际现象入手,研究发现了企业股权激励短期效应的一个影响因素,并据此对该现象做出了一定解释。这是对股权激励相关理论的补充与完善,同时在实践方面股权激励方案的选择以及企业发展方面提供一定的建议。本文的理论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和完善,其研究路径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优化,争取发掘出适用性更广,解释性更强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