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表胃电磁信号是胃肠动力学研究的重要依据。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胃电检测和分析方法,仍停留在80、90年代的水平,体表电极法只能采集到表征胃的收缩节律的胃电慢波的信号。对于表征胃的收缩强度的胃电快波信号,由于脂肪层对胃电信号的滤波作用,用体表电极法无法进行采集。由于脂肪层的磁导率近似为1,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胃磁信号,获取胃电快波的特征。本课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巨磁阻抗效应(Giant magneto impedance effect, GMI)传感器的胃磁信号测量方法。对胃电磁信号产生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胃磁检测的各项参数指标,探讨了将巨磁阻抗效应应用到胃电磁信号检测领域的可行性,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依据胃磁场磁力线在人体表面的密度及方向,提出了巨磁阻抗传感器用于胃电磁信号检测时摆放原则。在信号数据采集环节中,针对胃磁信号幅值低、频率低、信噪比低的特点,设计了胃磁信号采集电路,为了避免强烈的背景噪声使放大器饱和,设计了具有三级放大模式的放大电路,该电路还具有带通滤波的功能,可对信号进行初步滤波。电路仿真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电路的可行性。同时,为了实现胃磁信号的便携式测量,加入了蓝牙数据传输电路,实现了底层数据采集电路与上位机之间的无线数据传输。在上位机软件的设计中,综合了LabVIEW的强大实时显示功能,以及MATLAB的强大数据处理功能,采用LabVIEW与MATLAB相嵌套的编程环境,实现了上位机蓝牙数据采集,以及对信号的去噪处理。在信号的分析及处理环节中,引入了AR功率谱代替传统的功率谱分析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此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的时域分辨率和频域分辨率。充分考虑到了胃电磁信号的非线性非平稳性,以及心磁、肠磁、基线漂移、肌电磁干扰等,提出了小波分析与混沌理论相结合对胃磁信号进行去噪的算法,将小波滤波以后的信号输入混沌系统中,进行二次降噪处理,所选用的混沌系统模型为Duffing的间歇性混沌系统。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提取出了信噪比较高的胃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