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蔬菜在国民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其价格波动明显,“菜贱伤农”现象严重。传统的农业保险并不能保障蔬菜产品的市场风险,实现蔬菜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确保蔬菜产品的长期有效供给,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价格调控手段,提出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探索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自上海市2011年首次开办蔬菜成本价格保险以来,各地纷纷开始了蔬菜价格保险试点工作。成都市是我国蔬菜的主产区,蔬菜产量及交易量大,蔬菜价格呈现“淡季高涨、旺季暴跌”的特点,“菜贱伤农”问题尤为明显。为缓解这一现象,成都市于2013年开始探索政策性蔬菜价格指数保险之路。本文探讨了成都市政策性蔬菜价格指数保险的实施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了成都市蔬菜价格指数保险的实施现状,在肯定其取得的初步成效时同时也发现了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成都市试点地区参保蔬菜种植户的调查,建立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从对保险满意度、生产积极性和风险意识激励性三个方面对成都市政策性蔬菜价格指数保险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运用熵权法和topsi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得出的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丰富蔬菜价格指数保险的研究现状,为政府对蔬菜价格指数保险政策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提供思路和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成都市蔬菜价格指数保险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参保蔬菜种植户在遭遇价格风险后恢复生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菜贱伤农”现象,但作用有限。(2)通过综合评价得出成都市蔬菜价格指数保险实施效果为:蔬菜生产积极性>风险意识激励性>政策满意度(3)不同种植规模的参保农户对蔬菜价格指数保险实施效果的评价有所不同,总体来说:大规模蔬菜种植户>中等规模种植户>小规模种植户。为促进成都市蔬菜价格指数保险的改进和完善,达到最终的政策目标,恢复菜农蔬菜生产积极性,稳定蔬菜供给,为菜农“兜底”,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相应地对策建议:(1)针对不同规模的经营主体,设置差异化的保险条款;(2)结合各地区实际,调整承保蔬菜品种,完善价格信息采集发布体系;(3)加大政府工作督导检查力度,保证赔款公正透明;(4)加强宣传力度,调动蔬菜种植户参保积极性;(5)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将蔬菜价格指数保险纳入中央财政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