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经济由资源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之中,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成为了一个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伴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产业也不断向城市聚集。在这个过程之中,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不断深化,流动至城市中的农村劳动力没有能够享受到应有的社会待遇。这种情况下,事实上造成了一方面利用农村劳动力实现对城市的补贴,另一方面出现了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性的分配方式。综合城市偏向以及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影响,造成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的事实。城市偏向性的政策为二元经济结构提供了保障。在城市偏向、二元经济结构与城市化的共同作用之下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日益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的发展造成了潜在的影响。因而,本文在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四个经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本文按照四章进行组织,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对城市的不断发展同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的描述。通过对背景的详细的分析,将城市化同城市偏向之间的理论关联进行讨论。第二章是本文对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化与城市偏向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相互影响的文献综述。通过梳理各个时期的文献明确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与变化趋势。第三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在第三章之中本文分别采用了VAR模型、面板数据模型以及空间扩展模型对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的程度与表现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分析。通过多角度的分析明确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效应,个体效应以及地理空间效应对其产生的影响。第四章为本文的问题分析与结论部分。在该部分之中,本文提出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与意见。在未来的城市化的过程之中应该注重城市“市”的职能的建设。通过各种综合性的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地区的生产力以改变其传统的生产方式。改变现有的户籍制度、在可能的条件之下逐步实施人口的登记制度;改变现有的依赖于户籍上的社会福利与公民待遇分配的现状。本文分别采用了VAR模型、面板数据模型与空间扩展模型对问题进行分析。本文从不同的侧面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效应,省际个体差异与空间差异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论述。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我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并没有如预想的那样由于人口的流动而缩小。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各种维护城市利益的制度被不断地加强,城市享受的补贴不断增加。而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使得政府更加愿意将有效率的资源投入到城市之中。这样城乡收入差距与二元经济结构就形成了一对互为因果的关系。通过对各个省份的个体差异的研究,本文发现在31个省份之中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组别。这两个组别在城乡收入差距与产业发展之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时,本文发现了一种“农村化”的倾向。通过将各个省份之间的地理位置因素引入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分析之中,本文发现空间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2005年与2009年之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