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村官计划属于我党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同时对推动新农村建设以及解决“三农”问题都具有巨大的作用与意义。实际上,江苏早在1995年就提出了“雏鹰工程”,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条件越来越成熟,但是伴随村官计划的进一步落实,对村官期满后的去向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属于农民、不属于干部也不属于公务员的身份使得这些村官在规划未来发展时显得比较迷茫,而3-6年的村官在岗经验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身作用的发挥,进而让他们对以后的发展产生迷茫,看不清未来的发展路径。2015年江苏省省委组织部发文明确表示,从2016年及以后聘用的大学生村官,其工作最长期限是两个聘期(一个聘期是三年),期满后将不再进行续聘;而在2015年及以前的村官,在签订续聘合约时要告知其在聘期满后将不会再进行续聘了。该文一出,很多在职大学生村官已经无心工作,因为将来他们还要面临二次择业的问题,这无疑影响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现实成效。本文首先从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出发,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介绍了江苏省大学生村官的情况,并对江苏省Q市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的个案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了解Q市大学生村官的真实想法。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具体全面的掌握Q市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的情况,职业发展中遇到的职业发展存在顾虑、职业发展前景不明、留村任职存在障碍等困境问题。通过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的因素有流通机制不完善、政策支持不到位、自身能力不过关、考评体系不完善。针对这些因素探索并提出了促进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的四方面对策:第一,确保多元化流动渠道的畅通,构建优良的创业环境,让大学生村官流动和留住并存;第二,完善多元化制度保障,消除对大学生村官的身份歧视,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待遇,给予政策支持;第三,进一步强化与优化培训制度,提升大学生村官的整体能力,积极开展分类培养;第四,出台完善的大学生村官考评机制,优化现有的考评体系,使得大学生村官能够安心扎根基层。笔者本人也曾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一个聘期(3年),深刻体会到了大学生村官对于农村工作的重要性,也曾为自己的职业发展问题感到担忧。虽然现在我已经不在大学生村官的这个岗位了,但是我还是在关注这个群体,关注他们在职业发展道路上遇到的问题。而本论文就旨在通过了解大学生村官在职业发展中遇到的困境,以及困境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些能够解决这些困境的对策。进而提高大学生村官工作实效,让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够得到顺利开展与实施,进而从整体上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