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促进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脂肪变肝细胞脂质异常集聚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四氯化碳致小鼠肝脂肪变性的分子机制目的:探讨四氯化碳(CCl4)促进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将6~8周龄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n=6)和CCl4组(CCl4)(n=6)。对照组和CCl4组分别给予皮下注射生理盐水(NS)和CCl42周,2周后处死小鼠,留取肝脏。化学酶促比色法检测小鼠肝脏总胆固醇(TC)含量,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ot检测小鼠LDLr、SCAP和SREBP-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Cl4组的肝组织的TC含量表达比对照组的明显升高(P<0.05),油红O染色显示CCl4组肝组织可见大量的脂质堆积。CCl4组的LDLr、SREBP-2、SCAP的mRNA和蛋白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CCl4可能通过上调肝细胞LDLr、SREBP-2、SCAP的表达,导致小鼠肝细胞脂质异常堆积。第二部分炎症促进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脂肪变肝细胞脂质集聚的相关指标变化目的:探讨炎症促进CCl4所致的脂肪变肝细胞进一步脂质集聚形成脂肪肝的分子机制。方法:将6~8周龄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炎症组(n=6)。2组均预先CCl4皮下注射2周,再分别给予对照组(CCl4+NS)和炎症组(CCl4+casein)生理盐水(NS)和酪蛋白(casein)皮下注射16周,18周后留取小鼠血清及肝组织,称量小鼠体质量及肝质量计算肝指数评估肝脏受损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酶法检测小鼠血清脂质水平,化学酶促比色法检测小鼠肝组织的脂质水平,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的脂质集聚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SREBP-1、SREBP-2、LDLr、SCAP、HMGCR的基因表达水平,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上述靶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炎症组的肝指数较对照组升高(P<0.05),炎症组的血清淀粉样蛋白(SAA)、IL-6和TNF-α的表达均比对照组的明显升高(P均<0.05),炎症组的血清HDL-C、LDL-C、TC比对照组的明显降低(P均<0.05),肝脏TC含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HE及油红O染色显示炎症组可见大量的脂质堆积。炎症组的LDLr、SREBP-2、SCAP、SREBP-1、HMGCR的mRNA和蛋白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炎症可能通过上调肝细胞LDLr、SREBP-2、SCAP、SREBP-1,HMGCR的表达,导致CCl4刺激下的脂肪变肝细胞摄入外源性胆固醇和内源性合成增加,加重肝脏脂质的异常集聚。
其他文献
法官职业角色是法官制度乃至司法制度的主体要素,也是核心要素。法官职业角色的定位与实现,关系到一个国家法官制度的完善、司法职能的实现和法治发展的水平。本文从角色理论
河南省开展了公路水运"品质工程"创建活动,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工程质量、生态景观、交通文化和服务能力6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并
本文以武汉某地铁换乘车站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关于地铁车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有限元理论知识,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该地铁车站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模拟了车站
界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画坛中的一个典型的代表,是一种典型的绘画表现形式。在界画历史发展中,经历潮起潮落的时代变迁让这一朵绚丽的花在历史中得以保留和发展。界画一直备受人们
<正> 我们自1998年10月~2002年11月,采用闽西客家民间单方黄麂胎,治疗黄体功能不全不孕36例,并设对照组比较,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前瞻性从本院中医妇科专科门诊筛选黄体功
“十二?五”期间,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症缺血性心脏病外科治疗关键技术应用研究”和“心血管疾病关键治疗技术临床多中心研究信息平台(心血管外科项目)”的重点支持下
数学是一种“元方法”,小到日常生活,大到高精尖科研,都离不开数学基础。不夸张地说,数学实力强不强,是一个关乎国家实力的问题,几乎所有的重大发现都与数学的发展与进步相关。$$厚
报纸
本文以“V+P+NP”结构为切入点,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结构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并进一步研究了与此结构相关的介词隐含与词汇化的问题。首先,全面考察“V+P+NP”结
维吾尔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支,维吾尔族传统体育项目极具特色,而这一特色文化却在人们的不经意中渐渐弱化甚至濒临消亡。本文以维吾尔族传统体育项目名称翻译为内容,旨在让更
对水稻旱育秧,旱育两段与覆膜湿润育秧的秧苗素质及其生育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了早育秧和两段高产的原因及不利高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