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中国经济急速发展,外来文化大量流入,中国社会文化变迁速度和程度前所未有。尤其是城市作为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成为了产生各种社会性机会的场所,城市此特质也是引起大规模人口流动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中国城市呈现的社会文化情况更为多样且复杂。在此大环境下,云南省昆明市是省内外众多少数民族人口的主要流入地之一,他们按照不同的社会文化与经济背景和条件,从事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活动,城市与流动人口之间的互动关系产生更多都市文化的多样性。本文将探讨在昆明市从事或参加音乐活动的一些佤族青年也在此环境与条件下创造出极有特色的音乐作品。基于以上的思维,本研究试图通过探讨:佤族传统音乐风格与其他亚文化音乐类型的融合,以及二者的变迁状况;这种作为都市生存工具的混合音乐与其实践者的关系;作为流动人口的音乐实践者、民族文化资本化的音乐类型,以及作为它发生的场所昆明,通过三者之间的关系来阐释城市佤族青年的音乐生活与族群认同的之间的关联。本文首先概观昆明市流动人口与佤族流动人口的情况与背景、以及作为他们迁徙目的地的昆明具有的经济文化环境与各种条件,试图掌握作为流动人口的研究对象的社会立场;其次引用文化资本理论探讨摇滚乐的中国本土化现象及其特征;最后分析佤族音乐人的民族文化资本化以及他们的音乐实践与族群认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