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识别骨转移高危患者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观察“消岩汤”加味联合唑来膦酸维持治疗气虚毒瘀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评价消岩汤加味在其中的“增效减毒”作用,为骨转移患者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第一部分,通过文献检索及临床观察,筛选出可能与NSCLC骨转移发生密切相关的因素,制定符合研究标准的调查问卷。通过纳排标准,对符合标准的患者进行问卷信息采集,包括人口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BMI、烟酒史、肿瘤家族史;疾病诊断信息,如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基因突变情况;疾病治疗信息,如手术史、放疗史、化疗史、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药治疗史等;及相关生化指标变化,如肿瘤标志物、淋巴细胞亚群、凝血功能、D-二聚体、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钙水平等。对可能影响NSCLC骨转移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显著者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索NSCLC骨转移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识别骨转移高危患者提供参考。第二部分:通过纳排标准,筛选出符合研究要求的气虚毒瘀型NSCLC骨转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唑来膦酸维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消岩汤”加味。观察并评价两组干预方法对患者骨转移灶、骨相关事件、骨痛、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卡式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钙、碱性磷酸酶等指标的改善程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研究结果第一部分: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180份,有效回收152份,其中骨转移患者65例,非骨转移患者87例。经单因素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BMI、烟酒史、肿瘤家族史、病理类型、EGFR/ALK突变、治疗方式、凝血功能(除PT、APTT外)、肿瘤标志物、T淋巴细胞亚群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别(P>0.05),而在T分期、N分期、KPS评分、PT、APTT、PLT、ALP水平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N分期、KPS评分、ALP水平等因素与NSCLC骨转移具有显著相关性,而PT、APTT、PLT水平与骨转移的发生无明显关联(P>0.05)。第二部分:经纳排标准后,收集到合格的气虚毒瘀型NSCLC骨转移患者60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分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经基线分析,两组具有可比性,4周期干预治疗后,治疗组在骨转移灶、骨痛、中医症候、ALP、血清钙、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状态评分等方面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发热、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及肾功能指标Scr、BUN水平的轻度升高,且治疗组出现了血小板水平的下降,但治疗组的发热程度、发生率及Scr、BUN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总体安全性好。研究结论1.T4分期,N3分期、KPS评分<70、ALP水平高的患者,发生骨转移的风险大。2.“消岩汤”加味可增强唑来膦酸抗骨转移的作用,增强其对骨转移灶、骨痛、外周血ALP和血钙水平的改善作用。3.“消岩汤”加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刺痛、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心烦失眠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消岩汤”加味可显著影响骨转移患者的免疫功能,上调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3+/CD4+、CD3+/CD8+细胞比例。5.“消岩汤”加味可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同时减少唑来膦酸药物性发热的不良反应,降低其肾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