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全球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气候变暖问题,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的生存带来挑战和威胁,为此,人类社会也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我国国务院于2016年发布的“十三五”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低碳发展目标任务来推进我国社会的低碳化发展。森林具有良好的碳汇功能,做好森林维护有助于低碳社会的实现。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农户作为森林的重要主体,了解农户对于森林碳汇的认知和参与森林碳汇经营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我国森林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森林旅游核心利益主体的相关碳补偿决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以江西省为例”(项目批准号:4136103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球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气候变暖问题,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的生存带来挑战和威胁,为此,人类社会也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我国国务院于2016年发布的“十三五”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低碳发展目标任务来推进我国社会的低碳化发展。森林具有良好的碳汇功能,做好森林维护有助于低碳社会的实现。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农户作为森林的重要主体,了解农户对于森林碳汇的认知和参与森林碳汇经营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我国森林的保护,更好地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了解城郊型和远郊型国家级森林公园农户的碳汇补偿相关认知的差异,运用增强回归树分析方法(BRT)分析影响两种地域类型农户参与森林碳汇补偿的因素,并探究两种地域类型农户在各自的影响因素作用下对森林碳汇经营管理行为选择上的异同,并据此给出农户参与森林碳汇经营的对策和建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两地农户在打零工工作机会和零工工资水平的感知上存在差异,两地生态补偿形式以发钱为主,而两地的生态补偿落实情况上均不够充分,梅岭的林地权属确权情况好于三百山。(2)两地农户对自然环境现状的关注度都比较高,但对于自然灾害的环境焦虑存在差异,两地农户对于森林碳汇和森林碳汇价值的认知度均较低,两地农户多数认为自家森林产生的碳汇应得到补偿,且都倾向于由政府和景区开发商支付碳补偿的费用,两地农户中多数认为森林碳汇补偿会增加森林经营的收益,但对于森林增汇经营带来的成本增加的态度和对于未来森林增汇经营的信心方面存在差异。(3)从影响城郊型与远郊型森林公园的农户参与森林碳汇补偿意愿的因素上看,家庭年支出、生态补偿政策落实情况、碳补偿对森林经营收益的影响、农户碳汇认知是共同影响两种地域类型农户参与森林碳汇补偿的主要因素。(4)家庭林业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对梅岭农户参与碳补偿有正向影响,年龄、周围人对森林增汇态度等对三百山农户参与碳补偿有正向影响。(5)在多种影响因素的作用下,城郊型与远郊型森林公园的农户的森林碳汇经营行为选择上总体趋于一致,只是行为选择上比较单一,减少林下枯死物的移除和砍杂/锄草是两地农户选择最多的经营管理行为,选择不进行任何经营管理的农户最少。为充分调动农户参与森林碳汇经营管理,推进碳汇林的保护和管理,结合两种地域类型农户的实际,探讨性的给出了对策和建议:(1)政府扎实推进林地的确权,保障农户的林地权益。(2)加强对于森林碳汇的宣传,传播森林碳汇经营多样化的有效管理行为。(3)落实生态补偿政策,推进多种形式的补偿。(4)景区开发商作为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碳补偿。(5)给予农户一定的碳汇补偿奖励。
其他文献
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在世界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股权质押这种经济行为已受到媒体和投资者的高度关注。近些年,股权质押作为国内新兴的一种融资方式,也备受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和股东青睐。尤其是2013年券商正式承接股权质押业务后,国内股权质押的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一方面,股权质押作为一种便捷的融资方式,缓解了部分公司现金流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目前股权质押的交易机制与政策法规尚未健全,大规模质押给资
2015年,我国发布《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针对我国政府审计力量不足的现状,提出审计全覆盖的要求,使得政府购买社会审计成为实现审计全覆盖这一要求的必然选择。政府购买社会审计服务是一种新型审计模式,充分利用了社会审计组织的力量,使政府审计的优势与社会审计组织的优势更好的结合。如今我国政府购买社会审计服务已渐渐成为普遍现象,但在实际过程中,政府购买的审计服务往往无法保证审计的质量,为政府带来
有色金属企业是国家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资源型省份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家政府对于其健康有序发展极为重视,但是传统有色金属行业企业在开采、选矿、冶炼和精加工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出现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压力过大的现象。另一方面,绿色发展成为国家要求企业进步和转型的主流概念,迫切要求企业在寻求绿色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为坚实的一步。本文以云南铜业为例,探究其在绿色税收背
商誉作为企业的资产,是企业未来超额获利能力的价值体现,而商誉确认计量过程中涉及大量的评估和判断,会给企业长期业绩带来较大的影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中商誉的比重不断增大,大额商誉在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的同时,也为后期商誉减值和业绩变动埋下了隐患。企业的大额商誉更是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证监会在《保荐通讯业务》中就IPO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时提出,要充分关注IPO前商誉比重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在实际
土地改革运动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本文依托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口述调查计划,选取了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南政乡东、西村作为口述历史研究的个案,阐述了土地改革时期新区农民的地域行为逻辑。作者依托10位老人的口述资料,在个案研究以及相关资料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展现了晋中新区土地改革运动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当地农民行为由“不斗”转向“文斗”的内在原因。文章以晋中新区的地方背景为着眼点,对
随着金融改革的持续深入,人们对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绩效管理作为极其重要的方面,不仅体现在其激发员工创造企业价值的方面,还体现在它能引导企业生产经营走向战略目标,因此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能推动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X县农信社是一家资产规模不超100亿元的中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它以服务“三农”、服务小微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使命,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近年来,随着区域性
近年来,我国实体企业不断进入房地产和金融两大行业,虚拟经济加速膨胀,实体经济出现“脱实向虚”的现象,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层面,金融化都在改变经济发展。基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实体经济虚拟化现象,本文从微观层面上研究了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金融化、创新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对于政府相关部门在微观层面调节企业金融化的后果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对于企业在资产配置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理论分析表明,依据资源有
随着社会的发展混业经营成为了金融业的主流,一些业务种类齐全的大型银行凭借着专业化的市场操作水平、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成熟的理财思路等优势,在金融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另一方面,银行传统业务的息差收窄,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成为金融机构的改革重点。投行业务近年来规模高速增长,商业银行投行化是否能够提高银行效率是各家银行关注的重点。分析投行化对银行效率的改进机制,将会为银行进行政策制定和经营规划提供一定借鉴意
社会的进步体现在于重视教育的程度,重视教育必先由基础教育做起,而中学教育是构成基础教育主干,中学教师则构成中学学校教育环境的主要人力资源。近年来,在中学中出现了有悖于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思潮,严重干扰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讲,对各种问题寻找原因的同时,如何做好协调维稳工作,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体育教师在传统的教学组织中一直作为交易的角度来考虑,在基础教育学校
1945-1949年间,南京《中央日报》在马星野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该报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时期对该报的改革,尤其是以副刊为主阵地的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更是造成了该报副刊乃至整个报纸在当时由难以为继转而盛况空前的局面。本文以1945-1949年间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为研究对象,首先对1945-1949年间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的时代背景、内部动因进行分析,厘清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