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会计报告作为政府会计的最终产品和反映政府经济行为的信息载体,是包括社会公众在内的信息使用者了解政府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状况及运营绩效的主要途径,对使用者的政治、经济决策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报告显示出许多固有缺陷,难以满足使用者广泛的信息需求,无法全面反映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因此,在深化政府会计改革的同时,应积极探索政府会计报告的改进方向。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发现,很少有学者对政府会计报告进行定量评价,而有关定性分析的研究则比较成熟。因此,从构建评价模型的角度研究政府会计报告的评价和改进问题,不仅实现了研究方法的创新,而且还有着扎实的理论依据。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首先明确了政府会计和政府会计报告的基本含义,并探讨了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及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政府会计报告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对政府会计报告在内容和信息质量上的需求。进一步依据分析结果和借鉴相关研究,构建了符合我国政府会计报告实际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并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政府会计报告评价模型。 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模型对我国中央政府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2014年的政府会计报告进行评价打分,结果显示中央和各省级政府的会计报告的得分均不高。具体分析评分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发现我国政府会计报告在目标、内容以及可靠性、及时性、可理解性等信息质量特征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最后,通过深入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从构建政府会计报告体系、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改革报告编报基础、加强政府审计和完善信息披露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政府会计报告的改进方向。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完善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报告制度,帮助满足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和解除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而且对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推动政府会计改革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