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尤其是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在各国对外贸易中它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相关统计显示,目前产业内贸易占世界对外贸易总量的份额已经超过60%,可以预见,随着各国技术水平和要素禀赋的趋同,在未来国际贸易领域内,产业内贸易的比重超越产业间贸易,成为国际贸易最主要的对外贸易模式将会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迅速,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2013年更是以对外贸易总额4.16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在对外贸易的结构上也不断改善。各省份自治区的对外贸易状况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江苏省是全国排名第二的经济大省,对外贸易发展也一直名列前茅。外贸对江苏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但近年来江苏省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缓。本文基于江苏经济和外贸发展的特点,结合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从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外溢效应入手,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阐述。进而构建了包括G-L指数、产业内贸易额、产业内贸易增长率和产业内贸易地理方向在内的产业内贸易指标体系,对入世后江苏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江苏省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现状。研究发现,江苏省对外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要的对外贸易模式,但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同时它是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要的产业内贸易产品的。其次,笔者结合2000年至2012年江苏省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构建模型对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作用机制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总体分析、相关性检验和途径分析。实证结论表明:江苏省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增长间呈正相关且互为因果关系,同时产业内贸易能够通过规模经济效应、技术聚合效应、人力资本积累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江苏省经济的增长。最后,联系当前江苏省产业内贸易的现状,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结论,提出了如何发展江苏省的产业内贸易,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