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穑汉诗研究——以中国古代文学的关联为中心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850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穑(1328-1396,字颖淑,号牧隐)师承高丽大儒李齐贤,是丽末鲜初汉诗创作的代表诗人,也是朝鲜古代文人当中汉诗创作最旺盛的诗人。因高丽朝受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采用科举制并用中国儒家思想教育学子,加上李穑出身名儒之家,且深受中国儒家传统思想教育,并积极接受和努力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之精髓。1348年5月,弱冠之年的李穑补入元朝国子监学习三年,1354年3月,参加元朝科举及第,成为元朝文章第一家欧阳玄的门生。李穑国子监求学经历,加上在元朝的出仕经历,不仅使李穑对中国历史、文学、性理学都具有很深的造诣,也使李穑能够极力吸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刻苦学习和努力专研中国古典名家、名作而创作出许多优美的汉诗篇章。  李穑东归高丽后,曾先后担任高丽成均馆大司成、同知贡举、门下侍中等要职,尤致力于奖掖后进,培养出郑道传、权近、郑梦周、吉再等许多文人儒士,为朝鲜汉文学的蓬勃发展及性理学的东传作出了巨大贡献。李氏王朝建立后,李穑怀着不事二君的儒家忠义之道,远离红尘,过着逍遥自适的隐逸生活。  作为高丽一代文宗,李穑数量庞大且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诗文辞赋,不仅受到了后世众多文人的喜爱和推崇,也给朝鲜后世文人的汉诗创作树立了典范,提供了诸多宝贵经验。同时,李穑全面接受中国古代文学因子后所创作的诗文辞赋不仅成为了朝鲜汉诗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一代文学巨擘的庞大而不朽的文学名篇更是成为了中国和朝鲜半岛人民共同的宝贵遗产。  本论文将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指导的原则,采用传记、比较文学等研究方法,同时运用接受美学等文学理论以李穑汉诗创作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联为研究对象,阐述李穑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接受,论述李穑取得的成就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本论文围绕李穑汉诗与中国古代文学之间的关联,拟分以下几个章节展开论述: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对象,梳理国内外对李穑及其诗文的研究成果及现状,介绍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详细介绍李穑生活的时代背景、生平以及家学渊源,并阐述李穑的中国情结。李穑出身名儒之家,自幼接受儒家思想熏陶,饱读儒家典籍,并在父亲李榖及座主李齐贤的影响下,又通过4年的入元求学和出仕,深入学习和广泛摄取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汉文造诣。同时,作为儒者,李穑慕华思想是其儒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向往和推崇中原正统文化的慕华思想早已在其心中根深蒂固。可以说,中国情结是李穑汉诗创作的基本思想情感情愫。  第三章阐述李穑汉诗与李穑对中国传统思想的接受。作为高丽一代文豪,李穑博览群书,撰诗写文,所创作出的六千多首各种类型和体裁的汉诗真实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面貌及诗人丰富的思想情感,而且其汉诗具有雄浑、典雅、平淡、工致等各种风格。通过入元学习,李穑不仅广泛接受程朱理学思想,对性理学的东传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积极接受“思无邪”、“文以明道”等中国传统文学思想及理学家思想创作出数量庞大的诗文作品,打开了朝鲜汉文学的繁荣局面。  第四章介绍李穑汉诗对中国古代文学因子的接受与引用,这有助于了解李穑汉诗的源流与诗风。李穑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内蕴,亦深谙和精通中国历代160多部各类典籍和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120多位文人的诗词散文,对很多典故如数家珍,并热衷于将中国各类文化典故信手拈来,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汉诗作品当中,以增强自己作品的表现力,增加汉诗的韵味和情趣,使得其很多汉诗作品展现出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中国文化意蕴。  第五章论述李穑汉诗对中国古代各种诗歌体式的借鉴。李穑仰慕和熟读屈原、陶渊明、杜甫、韩愈、苏轼、黄庭坚等很多中国文人及他们的文学作品,并努力学习和吸收中国历代优秀文人作品之精髓。因此,诗人一生创作的各种形式的汉诗作品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中国诗歌影子。李穑在接受中国诗歌影响,并借鉴中国古代各种诗歌体式,结合身处的现实和本人独特的思想感情,创作了大量的咏物、山水田园、咏史、悼亡、题画等各种形式的优美诗章。  第六章阐述李穑接受中国古代文学因子后所取得的成就。李穑所创作的数量庞大的汉诗不仅使得朝鲜古代汉诗众体皆备,也使得朝鲜汉诗在表现手法上变得更加丰富、风格趋于多样、形式变得更加灵活,真正开启了朝鲜汉诗的蓬勃发展局面。不仅如此,李穑众多包含性理学理论和观点的诗文辞赋更是成为了李朝初期汉文学之源流,朝鲜官学派、士林派文学之滥觞。作为朝鲜性理学之泰斗、高丽朝之大文豪,后世不仅对李穑传播性理学之功绩进行高度评价,李穑汉诗也得到了权近、徐居正、许筠、李睟光等众多朝鲜文人乃至钱谦益等中国后世文人的仰慕与推崇。李穑能取得辉煌而举世瞩目的成就,李穑及其诗文对后世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其主要原因还是李穑全面接受和学习中国文学因子所致。  第七章,结论部分。重新梳理李穑汉诗与中国古代文学之间的关联,肯定李穑接受中国古代文学因子后所取得的成就与对朝鲜汉文学的发展乃至中朝文化交流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其他文献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日光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1],素有“世界屋脊”及“地球第三极”之称。近年来,藏族人民生活水平
极少数现代诗人能将公众诉求与严肃的学术批评理论统一起来,加里·斯耐德便是其中之一。20世纪50年代,斯耐德开始从事写作,此后通过诗歌和散文进一步深入地探索诸如社会和精神方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出生在新西兰,在英国旅居和写作。她是现代短篇小说发展史上的核心人物,其短篇小说以优美新奇而备受瞩目,也使其成为为数不多的单以短篇小说而闻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模糊语言是语言交际中的普遍现象。许多学者在哲学,语义学及语用学等领域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本文在收集权威新闻网站英语新闻报道的基础上,主要运用定性和描述分析的
本文旨在通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体验性概念化”原理为理论基础,对翻译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做出合理的解释,同时探讨该原理带给译者的启发。   论文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
会话结构分析作为会话分析的一大重心,已成功地运用于对不同会话语篇类型包括电话会话,课堂会话,医患会话,求职面试会话,等会话的会话结构研究。其中以Sinclair和Coulthard在课堂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女作家梅根·马歇尔的《玛格丽特·富勒——新美国生活》记录了一位卓尔不群的女权主义作家玛格丽特·富勒的一生。它荣获了2014年普利策传记文学奖。作者通过来自玛格丽特信
利用自然电位测井、电阻率测井和声波测井曲线的显示特征,能够对海上油田水淹层进行现场快速解释。现场应用效果良好,解释准确率达到95%。 Using the display characteris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