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率逐年上升,犯罪金额不断增大、涉及人数越来越多,波及面也越来越广。司法实务中还出现了定性偏差、轻罪重罚、重罪轻罚等量刑失当等现象,“非吸罪”也成为众矢之的,被学者和民众广为诟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其罪状空白、规定模糊,“口袋罪”的特性;另一方面,该罪的犯罪形式和手段不断翻新,并逐步扩展到网络,使该罪认定的难度进一步增加。本文中,笔者将直面上述争议,分四章论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司法认定。文章第一章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出发,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具体分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实践中的认定难题。不仅对清退集资资金和资金用途对定罪量刑的影响作出说明,还对争议较大的“存款人”的性质予以明确。文章第二章主要论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表现形式。将近年来互联网模式下衍生出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新型犯罪行为、模式与传统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行为、方式作比较,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评析,归纳出“互联网+”模式下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新特点,对司法实务具有借鉴意义。文章第三章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创新性地研究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特殊形态,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共犯的构成、行为犯与结果犯的争论以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未完成形态。文章第四章讨论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的刑民衔接问题。司法实务部门在处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时一律采用“先刑后民”方式并不妥当,容易不当地将案件复杂化。此外,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存在的集资款返还难的问题,本章也提供了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