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磷霉素对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且具有较低的耐药率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尽管磷霉素在我国没有批准用于动物,但在肠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已出现磷霉素耐药菌,fos A3自发现以来已成为我国动物源肠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中最为流行的质粒介导的磷霉素类耐药基因。鸽子作为食品动物,虽然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有所限制,仍被认为是细菌的潜在储存库,可能对人类公共健康造成威胁。本研究从广东省佛山市某鸽场采集鸽子及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霉素对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且具有较低的耐药率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尽管磷霉素在我国没有批准用于动物,但在肠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已出现磷霉素耐药菌,fos A3自发现以来已成为我国动物源肠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中最为流行的质粒介导的磷霉素类耐药基因。鸽子作为食品动物,虽然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有所限制,仍被认为是细菌的潜在储存库,可能对人类公共健康造成威胁。本研究从广东省佛山市某鸽场采集鸽子及环境样品72份,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细菌,并且通过MALDI-TOF-MS鉴定细菌种属。采用PCR检测分离菌株中磷霉素耐药基因fos A3、fos C2、fos A。结果显示72份样品中共获得108株大肠杆菌(E.coli),22株奇异变形杆菌(P.mirabilis),2株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5株普通变形杆菌(P.vulgaris),1株弗氏柠檬酸杆菌(C.freudii),1株斯氏普罗旺斯菌(S.provencal),1株恶臭假单孢杆菌(P.putida),1株产气单胞菌(A.aeruginosa)。其中49株大肠杆菌,16株奇异变形杆菌及1株弗氏柠檬酸杆菌为fos A3阳性,未检出fos C2和fos A基因。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fos A3阳性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子耐药表型,以及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阳性奇异变形杆菌耐药表型。结果显示49株fos A3阳性大肠杆菌都对磷霉素(MIC>256μg/m L)、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耐药;此外对四环素、磺胺类药物、氟苯尼考、庆大霉素、黏菌素、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97%、73.47%、38.78%、16.33%、8.20%,2%;但都对氯霉素、美罗培南和替加环素敏感。16株fos A3阳性奇异变形杆菌株均对磷霉素耐药(MIC>256μg/m L),此外还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四环素、替加环素、黏菌素、环丙沙星、氯霉素以及氟苯尼考等8种抗菌药物耐药率为100%,另外对庆大霉素耐药率为18.75%。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全基因组测序、构建核心基因组进化树以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肠杆菌间亲缘关系。PFGE结果显示鸽场存在fos A3阳性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克隆传播的现象;大肠杆菌MLST结果显示,该鸽场共有9种ST型,其中3种ST型在人源样品中检出,鸽场主要流行的ST型为ST6856(n=12);挑选不同PFGE谱型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进化树分析,发现人源样品分离的菌株与本研究中分离的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均具有较少的SNP,提示fos A3阳性大肠杆菌与奇异变形杆菌均可能在人和动物间相互传播。采用接合转移研究fos A3基因的传播机制,结果发现31株大肠杆菌fos A3基因可转移,16株fos A3阳性奇异变形杆菌不能发生接合转移。对fos A3基因阳性的大肠杆菌接合子进行S1-PFGE与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fos A3基因定位在大小不同的质粒上,质粒大小约为70~380 kb。对fos A3基因阳性奇异变形杆菌进行I-Ceu I PFGE与Southern杂交,结果发现fos A3定位在奇异变形杆菌的染色体上。选取不同PFGE谱型fos A3阳性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采用PCR-mapping方法分析对fos A3上下游基因序列,结果显示本研究获得的基因环境与已报道序列相似度为100%,fos A3位于三种不同的基因环境中,其中11株大肠杆菌携带耐药基因遗传结构IS26-?orf2-orf1-fos A3-?IS903D-blaCTX-M-14-IS26;1株大肠杆菌和2株奇异变形杆菌携带耐药基因遗传结构IS26-orf3-?orf2-orf1-fos A3-IS26;4株大肠杆菌携带耐药基因遗传结构IS26-orf3-?orf2-orf1-fos A3-IS26-?IS903D-blaCTX-M-65-?ISEcp1-IS26。本研究调查了某鸽场肠杆菌中磷霉素耐药基因fos A3的流行与传播特征,发现该鸽场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中磷霉素耐药基因fos A3存在较高的流行性。大肠杆菌中fos A3基因可通过质粒的水平转移与菌株克隆传播在鸽场多种来源样品之间流行;奇异变形杆菌中fos A3基因主要通过菌株的克隆进行传播。此外,IS26-fos A3-IS26组成的复合转座结构很可能介导fos A3基因在不同肠杆菌的质粒和染色体之间转移,从而加速fos A3基因的散播。本研究针对某鸽场分离细菌磷霉素耐药基因流行及传播特征进行研究,为控制禽源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世界养猪行业中最具经济破坏性的疾病之一,它于1980年同时出现在北美和欧洲,其元凶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一条折叠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归属于动脉炎病毒科动
副猪嗜血杆菌病作为高死亡率的猪呼吸道传染病,常引起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又称格拉泽氏病,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同时,由于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多达15种,且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疫苗免疫交叉保护率低。因此,抗生素治疗仍然是目前有效控制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重要手段。加米霉素是治疗家畜呼吸系统疾病的新型大环内酯类药物,而其对副猪嗜血杆菌的药动/药效(PK/PD)关系研究,目前未见报道。本研究在阐明
裳蛾亚科Erebinae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总科Noctuoidea裳蛾科Erebidae,全世界约有10000种,是裳蛾科中种类最多的类群之一,分布于全世界,而中国华南和西南地区地跨东洋区和古北区,植被种类丰富多样,裳蛾亚科种类繁多,研究该地区裳蛾亚科分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记述了裳蛾亚科的研究概况,简要介绍了研究材料与方法,描述了成虫外部形态特征、生殖器特征及翅
革兰氏阴性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当前黏菌素是对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随着黏菌素的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率不断升高,使黏菌素逐渐失去治疗作用。而革兰氏阴性菌复杂的膜结构加大了研发新药的难度。将已有的抗生素或非抗生素联合使用是对抗细菌感染有效、快捷的方式。我们发现,异丙氧苯胍与黏菌素联合使用对黏菌素耐药的大肠杆菌有抑菌增效作用,本论文旨在探究这种抑菌增效作用是否对其它革兰氏阴性菌
猪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yicus,S.hyicus)是猪渗出性皮炎(exudative epidermitis,EE)的病原,可以引发仔猪皮肤脱落甚至脱水死亡。该病一直影响着全球养猪业的发展,目前对于猪渗出性皮炎在中国的流行情况以及血清型的研究尚不清楚,对该病的感染也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本研究对猪渗出性皮炎的流行病学、致病性、诊断方法及灭活疫苗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我国渗出性皮炎
金霉素是一种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立克次氏体和大型病毒都有广泛的抑制能力。在日常饲料中添加金霉素,可有效防治细菌性肠炎和肺炎等,还能有效提高畜禽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本研究进行了金霉素微囊和金霉素预混剂在模拟绵羊的体外释放度和对绵羊瘤胃细菌菌群多样性影响的研究。通过体外释放研究筛选金霉素微囊的最合适处方,并进行了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研究来展开验证,为进一步研发金霉素微囊提供科学
氟苯尼考是动物专用的酰胺醇类抗生素,具有广谱、高效和抗菌活性强等特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对其敏感,在水产养殖、畜牧养殖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市售的氟苯尼考剂型种类较多,常见的有氟苯尼考粉、预混剂、溶液剂以及注射液等剂型。氟苯尼考预混剂内服后在动物机体中吸收迅速,达峰时间快,峰浓度高,有效血药浓度的维持时间较短,为了达到治疗效果,在临床使用中需要多次给药。本论文以课题组研制的氟苯尼考微囊化颗粒为
近年来,细菌耐药性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鲜花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关于鲜花源细菌耐药情况的调查十分缺乏,鲜花是否会成为临床重要耐药菌/耐药基因的媒介仍不清楚。因此,本次实验以鲜花为研究对象,采集鲜花种植基地、花卉市场、医院附近的花店中鲜花样品,调查不同采样点鲜花源肠球菌的耐药情况,并进一步探究鲜花源肠球菌中质粒介导的利奈唑胺耐药基因optr A的流行特征与分子传播机制,以期
胸腺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是胸腺细胞分化和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胸腺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增大直至性成熟时达到高峰,随后就开始发生萎缩和退化。胸腺的退化严重影响胸腺的形态和功能。免疫系统的衰老,尤其是胸腺退化,是老年群体免疫力下降、疫苗接种效果差、癌症患病几率升高等的主要原因。然而,所幸的是,胸腺是有再生潜力的。有研究表明,胸腺在性成熟后发生退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高水平的循环性激素的变化所引起的。
猪非典型瘟病毒(Atypical porcine pestivirus,APPV)是一种能够引起仔猪先天性震颤(Congenital tremor,CT)的新发现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发病仔猪主要表现为肌肉震颤,行走困难,常因吮乳不足而死亡。自报道以来,APPV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迄今为止,仍然缺乏对该病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