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翻译研究学派的兴起和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为西方翻译学界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许多学者从传统语言学视角转为从文化视角进行翻译研究。翻译活动和翻译成果被认为是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产物。在此背景下,以色列翻译研究学派学者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发展了詹姆斯·霍姆斯(James Holmes)的“描述性翻译研究”和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 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并提出了翻译的三个规范,即初始规范(Initial Norm),预备规范(Preliminary Norms)和操作规范(Operational Norms)。图里的描述性翻译研究方法论放弃了一一对应的主张以及文学或语言上等值理念,将原文与译文放在交叉的文化系统的符号网中进行研究,为其后的描述翻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骆驼祥子》是老舍小说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小说讲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小说一经发表便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骆驼祥子》也是老舍小说中最早传播到英语世界的作品。其第一个英译本由伊万·金(Evan King)于1945年翻译出版。迄今为止,《骆驼祥子》有四个英译本。其中,最近的版本是由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于2010年翻译出版。本文以翻译规范理论为基础,从“初始规范”、“预备规范”和“操作规范”等三个方面对《骆驼祥子》伊万·金(Evan King,1945)和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2010)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从初始规范来看,金译本和葛浩文译本都遵循了目的语规范,具有“可接受性”的特点。就预备规范而言,两个译本都选择了《骆驼祥子》最初发表在《宇宙风》杂志上的版本,但版本略有不同。从操作规范来看,两个译本对原著的改动不同,采取的主要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也各不相同。本文依照图里翻译规范理论的框架,分析在不同时代背景、不同社会意识形态和不同文化背景下,影响两个英译本翻译的主要因素及其所采用的主要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通过研究发现,伊万·金和葛浩文在翻译《骆驼祥子》时,主要采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并且,为了迎合战后美国读者的心理需求,伊万·金将原本悲剧性的结局改成了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局,而葛浩文则保留了原文的故事情节。不同译者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受到不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对同一部作品的翻译必定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论文认为,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应在关注译本语言因素的同时,重视文本之外的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