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工艺历史悠久,门类众多,涵盖面广,既涉及衣食住行用的方方面面,也包括文化娱乐的各种民俗活动,遍及各族各地,是中国传统造物体系、造型体系、观念体系的集合。传统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内容、所关联的文化生态、所蕴含的手工劳动的创造力及历史积淀传承的工匠精神,与民生、民俗、民艺具有紧密的联系。在日益重视的工艺文化生态保护中,本文以传统民间戏台木雕为研究对象,以传统民间艺术空间场域的关联性作为重点,探讨“场域”与空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戏台建筑木雕的形态、色彩、符号与娱乐活动、文化传播的发生与应用的社会学意义。明末清初,川渝地区人口急剧减少,“湖广填四川”带来大量湖北、湖南、陕西、江西、广东、广西等地移民,使川渝增加了100多万的外省人,形成了多地域的文化融合,促使川渝地区大量会馆、祠堂的兴建,同时产生了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古戏台,成为当时人们进行文娱活动的主要场所。本文通过川渝地区尚存的古戏台作了较为详细的田野考察,对其戏台的兴起、观演方式、木雕的图式内涵以及民间文化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意义等作了分析和阐释。认为古戏台的木雕装饰所体现的文化意象、艺术语言,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更是社群为促使凝聚力及归属感的生成而在社群内部进行文化观念的扩散,对家乡的守望与思念,以及在观演过程中,通过戏台动态的戏剧表演与戏台静态木雕的独特表达方式对人们所产生的精神教化的作用。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论文的背景、依据,意义、价值,范围、方法,研究现状以及对论文中所涉及的社会学“场域”理论的解释;第二章分析了在明末清初地理环境、移民文化贸易往来等因素影响下的会馆、祠堂的建立、延续、分布、类型及川渝娱乐场域空间的形成;第三章引入社会学理论的“场域”概念从不同角度研究戏台的类型及形态布局、演出的空间尺度;第四章分析总结川渝地区戏台木雕的表现方式,木雕题材及其空间结构;第五章对戏台木雕的文化内涵进行梳理总结,并阐释其存续的保护价值;第六章通过部分实例分析戏曲木雕的传承与现代转化;第七章对论文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和总结。本文通过实地考查,从设计学的角度,结合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探讨地域移民文化融合与发展的内在生成,如何承续社会文化根脉,重塑传统工艺的活力,以期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