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南3块地处辽河盆地中央凸起南部,构造面积70km2,其主力产层属于中孔、低中渗构造油藏,东营组三段Ⅲ油组是该区块主要含油层位之一。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储集体分布范围及规模与开采动态的矛盾日益凸现,对东三段Ⅲ油组沉积相分布规律的认识以及砂体的微相类型确定与空间展布已成为制约下一步开发的核心问题。针对这些难点,本论文采用由点(井)→线(剖面)→面(平面)→域(空间)的研究思路,运用储层沉积学、高分辨层序地层学、以储层表征为重点,对该油田海南3块东三段Ⅲ油组进行了储层沉积特征与非均质性研究,其主要成果与认识如下:
1、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对短期旋回的叠加样式进行分析,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将Ⅲ油组划分为四个中期基准面旋回,自下而上分别定义为:MSC1、MSC2、MSC3和MSC4。主要划分为4个演化阶段,即基准面上升(水进)—短暂基准面下降(水退)—持续基准面上升(水进)—基准面又快速下降(水退)。
2、对区内东三段Ⅲ油组1口取心井进行岩心观察与精细描述,并结合测井资料研究,认为东三段沉积时期主要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并详细划分出6种沉积微相: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水下分流间和前三角洲泥。
3、结合沉积特征参数分布,建立各小层的沉积相分布图,得到平面展布规律。由于基准面升降和沉积物供应的相互作用,使东三段Ⅲ油组的河流三角洲演化明显表现为三个阶段:三角洲的繁盛期、发育间歇期和活化发育期。
4、确定孔隙度10%、渗透率0.5md为海南油田东三段Ⅲ油组有效储层的物性下限。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沉积厚度相对较大,且粒度相对较粗,物性较好,有利于油气聚集,而井区边缘微相解释为席状砂,该微相位于三角洲前缘的前端,广而薄,因此有效厚度相对较小。
5、应用渗透率的变异系数、突进系数和级差来分析储层层内、平面非均质性与各微相的非均质性。海南3块东三段Ⅲ油组(Ed33)总体非均质性中等—较强,这样对油减的整体注水开发可能比较有利。其中Ed333-1和Ed332-3小层层间非均质性最强;而Ed333-3和Ed333-2两小层的层间非均质性最弱。
层内非均质性评价结果:Ed333-1小层非均质性最强,属较严重非均质性,而Ed332-3属较弱—中等非均质性。
各微相间非均质性也存在一定差异,水下分流河道的平均渗透率最大,非均质性最强,河口坝和席状砂次之,远砂坝的平均渗透率最小、非均质性参数最小,最为均质;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具较强产油能力,而远砂坝、席状砂产油能力相对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