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中国基督教的研究,研究者常常陷入一种思想上的困境。尤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非体制教会的宗教实践更加具有其独特性。研究者常常观察到这些信徒们在中国的语境和文化中,在基督教的教义的实践中表现出一种明显的价值与行动上的非统一性。他们在与体制内的信仰者和不信仰基督教的人群的交往中表现出一种张力。这些引起了研究者的浓厚兴趣。他们如何表达他们的信仰,他们如何建构他们的信仰关系,他们在社会公共领域中如何实践他们的信仰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深入的调研中,一系列的问题逐步出现在研究者的思路中。其中有三个主要问题即:1.城市非体制教会行动者如何建构其信仰身份的?2.他们的团体秩序是怎么样的?3.他们与一般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三个问题分别从微观的、中观的、宏观的层面来说明研究者一直关注的中国语境下的非体制内基督教信仰问题。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归纳中,一条主线渐渐清晰,这就是:他们的信仰所建构的团体秩序与现存的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否存在着明显的、不可调和的张力?本文以宗教信仰的社会性为前提,以宗教信仰中的“关系—实践”为理论框架,对分类体系下的、外部权力影响下的宗教团体秩序的结构及其如何建构进行了阐述。本文认为:宗教团体秩序是在信仰行动者基于共同价值观基础上的群体认同,在宗教信仰规范的制度化过程中,以及在仪式基础上对权威体系合法性的建构与认同中形成的。外部权力也不断通过其精神内核的意识形态以及利益集团的分化需要对团体秩序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秩序是一个互构的过程。从非体制教会的角度来看,更主要的还是信仰行动者自下而上的建构自己的信仰体系以及与既存的制度进行互动的过程。研究是在中国社会从整合走向分化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城市的居民在逐渐疏远了一种既有的权力治理模式而来到了一种转型社会的制度架构中。他们追逐“理想世界”的脚步并没有变化,城、乡社会本质中的一体性特征也并未发生彻底的变化,变化的是信仰的对象和信仰的内容。城市中的很多人开始自主的组织起来,在基层社会中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以及现实的秩序世界。非体制教会的出现正是人们追逐“理想”世界的一种努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者首先要讨论的问题是他们如何团结在一起。事实上,他们是在一种观念上的分类体系下实现了自我和群体的认同而团结起来的。他们在一种个体身份的认知中,在群体信仰关系的建构中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团体秩序。社会学最关注的是机制问题,即群体或者社会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构和秩序。研究者尝试从非体制教会信仰者的心理层面与群体信仰的制度两个方面阐述他们信仰实践。遭受污名与建立声誉是他们从心理层面建构他们的信仰关系与信仰意义系统。对既有制度的路径依赖是其信仰秩序形成的另一个机制。综合两个层面的论述,研究者认为非体制教会的信仰制度和团体秩序与现存的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充满张力,但是并不构成一种彻底的制度和秩序变革的力量。在深入阐释了非体制教会信仰的团体秩序建构及其机制形成,研究者在论文的最后一章呼应了前文的社会背景与中国城市的历史进程中群体行动上的某种相似性。论文也讨论了非体制教会作为一种基层社会组织与社区自治之间的可能性。这也是非体制教会与社会一般秩序之间的关系。研究者认为他们是一种竞争共存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共变的关系,是一种矛盾统一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