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冬枣(Zizyphus jujuba Mill.cv Dongzao)、梨枣(Zizyphus jujuba Mill.cv Lizao)为试材,对果实维管束韧皮部及其周围薄壁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系统观察。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荧光染料活细胞示踪技术再现了同化物在冬枣、梨枣果实内的卸载路径。利用胶体金免疫电镜定位技术,对冬枣果实中酸性转化酶在筛分子伴胞及其周围薄壁细胞中的定位进行了研究。枣果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在筛分子和伴胞之间存在胞间连丝,胞间连丝在筛分子一侧是单通道,在伴胞一侧是分支通道。果实发育的早期和后期筛管伴胞复合体与周围的薄壁细胞缺乏胞间连丝,形成共质体隔离,发育中期筛管伴胞复合体与周围的薄壁细胞有丰富的胞间连丝,形成共质体连续。韧皮部薄壁细胞之间有丰富的胞间连丝。荧光染料活细胞示踪实验结果表明,在冬枣、梨枣果实发育早期和发育后期,膜不透性的荧光染料carboxyfluorescein (CF)被限制在韧皮部,而没有扩散到周围薄壁细胞中;在果实发育中期,CF沿着韧皮部向周围的薄壁细胞发生扩散。由此可见,枣果实在发育早期和发育后期,果实韧皮部组织同周围薄壁组织存在共质体隔离,果实发育中期,果实韧皮部同周围薄壁组织是共质连续的。同化物卸载路径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经历了两次转变。酸性转化酶的胶体金免疫电镜定位结果表明,果实发育中期细胞壁酸性转化酶定位数量较早期和后期显著减少,为果实发育中期果实韧皮部采取共质体卸载路径提供了依据。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冬枣、梨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同化物卸出路径经历了质外-共质-质外两次转变。在果实发育早期同化物从筛分子的卸出主要采取质外体途径,果实发育中期,转变为共质体途径,到果实发育后期,重新转换为质外体途径。冬枣、梨枣不同品种间卸载的路径没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