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出现,翻译研究的视野受到拓宽,译者的文化地位和主体地位也得到了提升,译者主体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译者与委托者协商翻译要求、分析翻译目的、选取翻译策略,还体现在对源文本的理解与阐释等方面。翻译目的论最初由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提出,进一步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是能动的,从译者与委托者写上翻译要求、分析翻译目的、选取翻译策略到以译者自己的理解去再现原文,无不体现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目的论为了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在对译者主体性和目的论的内涵进行研究分析后,笔者发现,由于目的决定手段,而译者主体性中的“为我性”恰恰是在受翻译目的影响之后由个人主观能动性驱使来选择符合自己墓地的文本和翻译策略。因此在实际的翻译中,目的论和译者主体性两者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对翻译起作用的。本文分为五部分。首先在第一章中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其意义等。在第二章文献综述中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并着重分析译者主体性和目的论存在的联系。第三章首先以两译本翻译背景、翻译发起者、翻译纲要等角度出发,从宏观方面对比《三国演义》两译本的区别。第四章从微观方面选取了中国文化因素以及具体文本内容两大方面详细探讨了两译本在具体细节上的区别。最后结论部分本文指出,在目的论框架下探讨译者主体性是完全可行的;不应过分夸大或贬低译者主体性的作用,同时在对译者主体性进行分析时,应当同时考虑其包含的三个方面,对任何一方面的侧重都会影响对译者主体性的评价;仅由字面文本来评价译文的好坏是有失偏颇的,只有将其各方面目的及翻译背景考虑进去,才能对于目标译文持有恰如其分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