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蚜虫和病毒病是马铃薯上重要的病虫害,造成植株生长发育不良、产量和品质下降、品种退化等诸多问题。本研究用生物测定的方法测定了杀虫剂噻虫嗪对桃蚜的内吸毒力,采用流点法等研制了马铃薯专用1.2%噻虫嗪悬浮种衣剂,田间验证了其防治蚜虫和病毒病的有效性及噻虫嗪在马铃薯植株和薯块中的残留动态,同时应用EPG技术研究了种薯包衣对桃蚜取食行为的影响,为马铃薯种衣剂的推广使用奠定基础,降低蚜虫和病毒病危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使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和吡虫啉对桃蚜进行了内吸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噻虫嗪和吡虫啉对桃蚜的LC50分别为:吡虫啉165.5464mg/l,噻虫嗪45.4228mg/l,两者的相对毒力倍数达3.6446倍,说明噻虫嗪对桃蚜的毒力,具有比吡虫啉更好的活性。2.应用流点法等对种衣剂活性成分、润湿剂、分散剂、成膜剂等助剂进行筛选,采用湿式砂磨法研制了1.2%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其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并测定了其对马铃薯微型薯田间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质量分数为1.2%的噻虫嗪为有效成分、填料3.0%、助剂13.3%、助剂21.8%、抗结剂1.5%、染料色粉5.0%、成膜剂8.0%、助悬剂2.7%、防冻剂3.0%而研制的1.2%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性状良好,悬浮率高,稳定性好。在田间1:80包衣对出苗有一定影响,1:100和1:120对马铃薯出苗安全,适合田间推广应用。3.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噻虫嗪种薯包衣对马铃薯蚜虫和病毒病的防效和持效期,及对天敌昆虫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噻虫嗪种薯包衣后,马铃薯单株蚜量和病毒病病情指数均低于对照,蚜虫发生第一次高峰期对蚜虫防效达80%以上,病毒病防效为100.00%;第二次高峰期对蚜虫防效为76.92%,病毒病防效为89.67%,持效期长达120d,可实现一次施药减轻蚜虫为害、控制病毒病的效果。同时,对草蛉和七星瓢虫有一定的毒性。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噻虫嗪在马铃薯植株和块茎上的残留动态,并使用双抗体夹心板酶联免疫吸附DAS-ELISA对收获薯块所带病毒种类进行检测。残留分析结果表明,噻虫嗪种衣剂包衣马铃薯种薯后,播种后60d地上部植株中的残留量为33.975 mg/kg,其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方程,C=37.639e-0.0559t,r=-0.9879,半衰期为12.4d,说明噻虫嗪种衣剂在马铃薯植株上有较长的残效期,同时,从马铃薯开始结薯到收获,在薯块中均未检测到噻虫嗪,说明噻虫嗪包衣马铃薯后主要是通过根部吸收后向上传导,而不会向下传导到马铃薯块茎中。薯块带病毒种类检测表明:包衣收获的薯块中不含PVY病毒,说明包衣有效防治了蚜虫的大量发生,从而有效抑制了PVY病毒的传播。5.应用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对桃蚜在噻虫嗪包衣、拌种和空白马铃薯苗上的取食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桃蚜在噻虫嗪包衣马铃薯苗上取食的过程中,np波和C波次数增加,口针在细胞间穿刺的频率明显增高,E1波和E2波次数减少;首次出现E1波历期显著延长,E2波持续时间缩短。由此得出结论:噻虫嗪包衣阻碍桃蚜在马铃薯苗上取食,使桃蚜取食次数减少,取食时间推后,取食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