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带来物流费用的普遍下降,反而大幅增长。库存成本是物流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库存水平的变化又将如何呢?传统认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后,运输效率会提高,库存水平会下降。但这与客观事实是矛盾的。带着这个问题,本文试图更全面的剖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库存水平之间的关系。在理论角度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库存水平的关系时,本文在先前文献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经济发展要素,并将提前期分解为运输效率与距离的乘积。通过分析新模型得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库存水平的影响分为三个方面:提高运输效率,缩短运输时间,降低库存;诱导产业转移和市场扩张,增加运输距离从而延长运输时间,提高库存;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库存需求增长,提高库存。这三种影响共同作用,相互作用的最终效果则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库存水平关系的具体体现。实证分析部分,本文利用2005-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企业的省域面板数据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制造企业库存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这一时期,我国制造企业库存水平的确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而上升,而产业转移和市场扩张时导致库存水平的上升的重要因素。另外,经济增长也是导致库存水平增长的原因之一。以上分析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库存水平的影响分为两个方向三种途径。在降低库存水平方面,通过持续提高运输效率缩短运输时间,从而持续降低库存水平。在提高库存水平方面,一是持续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提高库存需求,从而持续提高库存水平;二是阶段性地诱发产业转移和市场扩张,产业转移和市场扩张会增加运输距离,从而延长运输时间,提高库存水平。在这种诱惑力积累到足够强大时就会发生产业转移或市场扩张,从而导致库存水平短期内大幅上升。另外,本文还得出交通基础设施对库存水平的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等其他结论。针对研究结论,文章建议:在中西部地区投资于不同等级的交通设施,而在东部地区应集中投资于高等级交通设施;政府在引导产业转移时应以当地的承接能力为依据,且应推动整个产业链的转移以降低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