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方的货币理论文献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特指货币政策能否稳定产出等真实经济变量。对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层面上:其一,货币能否系统地影响产出,即货币是否中性;其二,货币是如何依次影响真实经济的各种名义变量和真实变量,即货币政策如何有效传导;其三,货币当局能否控制货币。本文就侧重在以至少短期内货币非中性的前提下,考察货币政策有效传导这一层面的问题。然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也充斥着争论与辩驳,传统的货币政策货币(利率)渠道传导机制与新的信贷渠道传导机制并存。在我国既定的经济体制、金融体制和金融结构下,作为大多数西方国家货币政策货币渠道传导机制的增强机制——信贷渠道传导机制在我国却起着主要的传导作用。那么,对于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有效传导而言,则不仅取决于贷款与其他金融资产的不完全替代,还取决于借贷双方的供需意愿与能力。 商业银行作为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的主要载体,其信贷行为体现着信贷供给方的意愿与能力,它是否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保持一致关系着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是银行体系的主体,其信贷供给的变化足以引致社会信用供给总量的变化。因此,在企业外部融资高度依赖银行贷款的前提下,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导向。随着我国金融领域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出现了均衡信贷配给的表征,在1998—2002年的扩张货币政策中出现“惜贷”现象,而在2003年以来的紧缩货币政策中出现局部“超贷”现象,阻碍了信贷渠道传导,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在吸收西方信贷渠道理论与信贷配给理论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认为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