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苦难境遇与寻觅精神家园——论卡夫卡的死亡观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a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夫卡是个有着强烈死亡意识的作家,他对死亡有深切的体验。卡夫卡曾在日记中表达了死亡意识对他创作的影响:我写的最佳作品的成功原因,便在这种能够心满意足地死去的能力之中。所有这些杰出的、有强大说服力的段落总是写到某人的死亡。可以说,卡夫卡的写作生涯起源于他的死亡意识。甚至有人认为,卡夫卡所有的真理都是对死亡的渴望,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对死亡的妥协。死亡意识影响了卡夫卡的一生,在卡夫卡的创作中占据重要位置。卡夫卡作品中许多主人公都以死亡告终,不了解卡夫卡的死亡观,不从死亡意识入手,将难以深入阐述卡夫卡的作品。  学术界的卡夫卡研究收获颇丰,但专门分析卡夫卡死亡观的论著却不多见。本文借鉴文本分析法、传记研究、宗教研究和心理分析研究等研究方法,分四个部分对卡夫卡的死亡观进行梳理和评论,对卡夫卡生活及作品中的死亡意识进行收集整理,梳理卡夫卡人生中不同阶段所持有的死亡意识,以卡夫卡的日记、书信和随笔为依据,并和他的小说相互印证,去理解他的生活、写作以及独特的人生轨迹。  本文主要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笫一部分介绍了卡夫卡经历的死亡体验,梳理他在少年时、青年时和中年时的不同死亡体验;第二部分解析了卡夫卡阅读的死亡文化,探讨他所受到的外来死亡文化与民族死亡文化的影响;第三部分具体论述了卡夫卡的死亡观,从文学世界中的死亡之谜着手,层层推进,揭示宗教关照下的卡夫卡死亡观;第四部分探寻卡夫卡死亡观的独特价值,具体分三个层面:洞悉个人独特的苦难,反观犹太民族的灾难,预言现代人死亡的困境。
其他文献
电视剧《都挺好》热播,这部家庭伦理大戏因为太过写实,引起了观众的“极度不适”,三个被观众恨得牙根痒痒的苏家男人,更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都挺不好”!  苏大强:“软弱”其实是自私  剧中的父亲苏大强,在强势老婆去世后,终于“没人管”了,于是彻底放飞自我,一出一出“作妖”不怕事大。  到底是因为女人过于强势,男人才逐渐变得窝囊,还是因为男人的窝囊,而女人才日趋霸道,是一个很难的证明题。原本还可怜他被苏
期刊
何逊、阴铿是南朝诗坛优秀的两位诗人,二人诗歌风格相近,号称“阴何”。但是二人诗歌长久以来并不被人们重视。本文从何逊、阴铿生活的时代背景、家庭背景入手,结合其性格特点、
异读是汉语自古以来一直存在的现象,这是语言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为了减少语言中的冗余部分,方便普通话的推广与学习,对异读词的规范化工作一直没有停止。文章通过对《普通话异
新闻实践的发展表明,主观性在新闻叙事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新闻叙事中暗含叙事者的视角、情感和认识,具有主观性。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和例证法,目的在于发现新闻叙事文本主
鲶鱼效应给大家的启示是:一个安逸的环境往往造成人们工作按部就班,缺乏创新,长此以往,逐渐会使人变得平庸,慢慢地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适当的压力却能够激活人的动力
期刊
身处职场,你是否有这样的状况:上班侃侃而谈,应酬交际驾轻就熟,回到家却疲惫不堪,连一句话都不愿多说?请注意,你可能患上了“下班沉默症”。  下班沉默症,是时代病  “老公每天下班回来就躲进房间上网,两口子一天都说不上两句话。他是不是不爱我了?”近年来,心理咨询室里不乏此类忧心忡忡而又不知所措的女性。其实,她们的丈夫多半患了“下班沉默症”。  造成下班沉默症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性别差异的生物学因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