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以大学生感恩为研究对象所展开的系列研究,由六个小研究组成,共抽取被试1394个。研究从理论探讨入手,提出假设,由量表研究探索相关关系开始,到实验研究直接验证假设为止,构成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系列研究。研究目的:(1)探讨感恩特质的心理成份,进而编制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评定量表。(2)分析感恩与感激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感恩特质内涵的了解。(3)探索感恩情绪的产生条件,考察助人动机、助人代价及恩惠的意义这三个因素的归因结果对感恩情绪的影响。(4)探索感恩是否为纯粹的积极情感。(5)验证感恩的性别差异。研究方法:(1)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结合开放试问卷,分析感恩特质的心理结构,编制《大学生感恩特质结构量表》。(2)通过问卷调查法,采用结构方程等统计方法,分析感恩与感激之间的关系,探讨感恩的性别差异及消极性。(3)根据助人动机、助人代价和恩惠的意义形成2×2×2被试间实验设计,采用多元方差分析判断这三个因素构成的不同归因对产生感恩情绪的作用。(4)采用情绪诱发法,设置感恩情绪组、快乐情绪组、厌恶情绪组和控制组,通过比较感恩情绪与其他情绪的心理资源拓展和建设的效果,对感恩的性质做出直接检验。结论:(1)编制的《大学生感恩特质结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理论构想效度理想。感恩特质可以分为认知成份、情感体验成份和行为成份:量表的知足/幸运感维度测量感恩特质的认知成份,简单快乐和消极体验测量的是感恩特质的情感维度,前者反映积极情感,后者反映消极情感;珍惜和回报维度测量的是感恩特质的行为成份。(2)感恩与感激作为情绪是不同的,但他们可以藉由共同的感恩情感特质来解释。(3)实验证明助人动机、助人代价和恩惠的意义对感恩情绪的产生影响显著,但没有发现交互作用;同时这三个因素对亏欠感和感激情绪的影响不同,亏欠感情绪方面,意义与代价、动机与代价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4)感恩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不仅感恩的总体水平高于男性,同时各维度也高于男性;男性在感恩时比女性更容易产生消极体验,消极情绪水平高于女性。这种差异可以籍文化对性别角色的影响得以解释。(5)感恩和乐观、自尊、幸福感等积极情感正相关,但和亏欠感正相关也显著,说明感恩有积极情感性质,同时也可能包含消极成分。实验结果发现,感恩情绪的心理资源拓展和建设效果界于快乐情绪和厌恶情绪之间,与控制组差异不显著,说明感恩不是纯粹的积极情感,而是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混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