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改变对肝硬化大鼠细菌易位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hl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肠道微生态在肝硬化感染和血液动力学并发症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入了解肠道微生物群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尤其是肠道来源细菌易位至肠系膜淋巴结乃至肠外组织这个重要的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还没有针对肠道微生态改变导致的肝硬化疾病中细菌易位的系统研究;另外,我们认为在以上肝硬化细菌易位的可能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研究中,局部和全身免疫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缺失,具体表现为免疫细胞T、B淋巴细胞数量或者比例的改变;树突状细胞和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的表达较正常人减少,并且肠道免疫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也有可能是因为宿主炎症细胞因子的大量产生。其次,关于益生菌治疗肝硬化肠道微生态失衡的研究中,发现乳酸杆菌和双岐杆菌等常见的益生菌制剂对机体的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目前针对肝硬化的肠道微生态改变和局部免疫以及全身免疫的系统研究非常少。从免疫学角度探讨BT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能为临床运用微生物治疗预防肝硬化病人BT的发生,减少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观察各种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模型对肝硬化大鼠肠道优势菌群的改变和细菌易位的规律;探讨各种肠道微生物群模型致细菌易位的局部和全身免疫功能的变化。初步探讨肝硬化大鼠模型中肠道微生物群改变、细菌易位与机体免疫功能三者之间的关联。   方法:   第一部分根据体重随机原则先抽取健康对照组,剩余大鼠给予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和乙醇灌胃联合行肝硬化造模;造模成功后,将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给与生理盐水、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球菌组、双歧杆菌以及诺氟沙星(40mg/kg)灌胃7天后,大鼠禁食12小时后无菌操作收集标本:肝、脾、肠系膜淋巴结、腹水、血细菌易位分析;选用标准培养方法培养主要肠道菌群进行数量分析;肝功能检测,鲎试剂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浆内毒素,易位细菌的细菌鉴定。   第二部分大鼠分组同第一部分。收集PPs、MLN、脾脏淋巴细胞,进行CD4+和CD8+T细胞、CD45RA+B细胞流式分析;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6、IL-10和INF-a;IgG和IgA。   结果:   第一部分与肝硬化对照组相比,灌服鼠伤寒沙门菌组ALT、AST水平增高(P<0.001),大肠杆菌组和肠球菌组AST水平增高(P<0.001)。回肠末端菌群分析结果:鼠伤寒沙门菌组肠杆菌计数增多(p<0.05),乳酸杆菌、双岐杆菌以及总厌氧菌计数显著减少(P<0.001);双歧杆菌组肠杆菌计数显著减少(P<0.001),乳酸杆菌和双岐杆菌计数增多(P<0.05);诺氟沙星组肠杆菌计数减少(P<0.05),各实验组细菌易位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易位细菌鉴定结果:1)各组肠系膜淋巴结有单个细菌易位也有多个细菌易位;2)在同一只大鼠,易位至肠系膜淋巴结、腹水以及血的易位细菌可不一致;3)鼠伤寒沙门菌组MLN易位细菌可分离到草绿色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4)抗生素组MLN易位细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5)肠球菌易位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第二部分与肝硬化对照组相比,鼠伤寒沙门菌组血清IL-6、IL-10浓度增加(P<0.001),大肠杆菌组血清IL-1β、IL.10浓度增加(P<0.001),肠球菌组IL-1β、IL-6浓度增加(P<0.001);鼠伤寒沙门菌组血清IgG的浓度增加,血清IgA的浓度减少(P<0.001);MLN的CD45RA+B细胞的百分比减少(P<0.05),大肠杆菌组、双歧杆菌组和诺氟沙星组的肠道PPs结的CD45RA+B细胞的百分比均减少(P<0.001)。双歧杆菌组和诺氟沙星组的脾脏和PPs的CD4+T和CD8+T细胞百分比增加(P<0.05)。鼠伤寒沙门菌组PPs的CD4+T和CD8+T细胞百分比显著减少(P<0.001)。   结论:   不同的肠道菌群改变能够预防或加剧肝硬化大鼠肝损伤和细菌易位;肠道菌群的改变、肠道屏障损伤、内毒素血症三者相互作用可影响到细菌易位和肝功能。   肠道菌群改变能够影响肝硬化大鼠的肠道局部和全身免疫。改变的肠道菌群能够影响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局部和全身免疫组织的淋巴细胞比例。   双歧杆菌和诺氟沙星能够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肝脏功能,细菌易位和免疫功能。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各种病因可引起肝脏局部炎症,继而由此导致的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进而形成肝纤维化。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必经阶段和中心环节,属于可
1.研究背景   Axenfeld-Rieger综合症(Axenfeld-Rieger syndrome,ARS)和Peters异常(Peters anomaly,PA)是眼前段发育不良(Anterior segment dysgenesis)较为典型的类型,属先
目的:探讨规范化靶向治疗对胃肠间质瘤术后中高危患者临床疗效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409例胃肠间质瘤患者进行随访,根据NIH 200
背景与目的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与阴道微生态失衡有关。可宝净(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可杀灭致病菌、降低阴道pH值同时增加阴道内乳杆菌数量,恢复阴道微生态。本研究比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