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傈僳族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其基因型、亚型鉴定

来源 :大理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g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云南傈僳族普通人群中的HBV感染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基因型、基因亚型分布情况,以期为该民族乃至其他少数民族HBV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应用酶联吸附免疫法(ELISA法)检测314份傈僳族血清标本HBV的感染情况(其中男142例,女172例),并应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结合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对其HBV血清标志物阳性组合进行基因型及基因亚型分型的鉴定,并进行测序分析。 结果:(1)该研究傈僳族人群314份标本中HBV慢性感染率为3.2%,低于平均水平;其HBV感染率与年龄、性别、地区无统计学意义。(2)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傈僳族人群中的HBV血清标志物组合均无统计学意义。(3)基因型分型阳性5例,其中B型3例,C型1例,B+C混合型1例;共检测出基因亚型分型阳性5例,其中Ba亚型3例,Cs亚型1例,Ce亚型1例;(4)型特异性PCR和巢氏PCR—RFLP法鉴定HBV基因型及亚型结果与直接测序结果一致。 结论:(1)该研究傈僳族人群所在地区为HBV感染中度流行区。(2)不同性别傈僳族人群乙肝感染率及不同地区(大理云龙、怒江泸水)间的傈僳族人群乙肝感染率均无差异。(3)傈僳族人群中HBV血清标志物组合与其性别、所在地区、年龄均无关;(4)现已检测出基因B型、C型及B+C混合型及基因亚型Ba、Ce及Cs,未发现其他基因型及亚型。本次对傈僳族HBV基因型及亚型的调查结果与国内外基因型、基因亚型地理分布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同时也证实了以往关于HBV基因型及亚型具有地域分布特征的报道。
其他文献
男性不育是一种具有遗传基础的复杂疾病,雄性动物模型、突变基因筛选等相关研究已证实了精子发生障碍遗传学病因的普遍性。精子发生过程中受许多基因的精细调控,基因缺失或突
结直肠癌是全球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全球发病率居于肺癌和乳腺癌之后的第三位,死亡率居于肺癌、肝癌、胃癌之后的第四位。术后复发、转移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
本课程教育改革和创新探索,基于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以面向计算机大类专业,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建设,进行探索和创新研究.首先,本文针对性地介绍了当今人工智能的发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慢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是其主要病理特征。本研究通过流式细胞术(FCM)及ELISA 的方法对SLE 患者及正常对照组T 细
目的本课题以肝癌细胞株HepG2和原发性肝癌临床病理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观察TLR4(Toll-like receptor 4,TLR4)介导的信号通路对原发性肝癌中IL-23(interleukin-23,IL-23)和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