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文按照神猴形象在泰国形成和发展的先后顺序循序探讨。
第一章,研究印度哈奴曼在泰国的流传。由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在泰国的流传过程中,已逐渐演变为泰式《罗摩衍那》——《拉玛坚》,哈奴曼对泰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本章主要探讨哈奴曼在泰国传播和影响的各个方面,同时亦分析哈奴曼形象在泰国的传播方式。
第二章,集中探讨中国神猴“行者”在泰国流传的主要路线。第一条线路是早期华人带来的“齐天大圣”或者“大圣爷”的崇拜,泰国民间不但不予排斥,还将之融入泰国当地的传统信仰之中,使他成为“大圣佛祖”,进而更成为泰国百姓所熟悉的“行者爷”(Zhaopo Hengjie)。其在泰国流传的第二条路线是有文献记载的泰译本的各个版本——《西游》(Sai-You),其中连环图画《西游》最受欢迎。最后,影视媒体的传播也带来了很大影响,使泰国百姓能够直观地见到他们喜爱的中国猴王形象。
第三章,从外部的影响研究进行内部的文本细读。通过对《罗摩衍那》、《西游记》及《拉玛坚》三个神猴故事文本的比较分析,从故事内容对照、故事框架比较、故事情节分析等方面,探讨了各个神猴形象之间的异同之处。同时,讨论了他们对《拉玛坚》产生的及如何产生影响等问题。最后在上述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他们在泰国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