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对流层臭氧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34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1979~2005年TOMS/SBUV的对流层臭氧资料,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TOMS紫外辐射及气溶胶指数资料、对流层NO2和CO资料,研究了东亚地区不同季节对流层臭氧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并总结了东亚地区影响对流层臭氧分布及变化的因子,并讨论了对流层臭氧发生变化后所产生的气候效应。通过研究得出如下一些结论:   (1)全球对流层臭氧分布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联系。东亚对流层臭氧浓度夏季最大,春季次之,冬季最小。1979~2005年东亚地区对流层臭氧从青藏高原东南侧大陆延伸到西太平洋一带都为显著减少趋势,印度半岛南部有弱增加趋势。   (2)四季东亚对流层臭氧高低值分布区主要取决于臭氧前体物的空间分布。夏季NO2和CO含量较少,但夏季光化学反应活跃,可形成高浓度对流层臭氧。冬季NO2和CO含量较高,但紫外辐射弱,光化反应对臭氧生成的贡献较小。因此对流层臭氧的时间分布取决于紫外辐射的强弱。   (3)水平流场中,气流上游方向污染严重以及内陆存在低压或者风速较小时,利于形成高浓度臭氧。大陆出现与高压相伴的辐散气流时,不利于形成高浓度臭氧。较强的上升运动与下沉运动都可以影响对流层臭氧含量。污染严重地区,上升运动带入对流层上层的污染物将导致对流层臭氧增加。较强的下沉运动利于平流层臭氧注入对流层,西风急流通过影响下沉运动来影响对流层臭氧含量,西风急流偏强时,对流层臭氧含量多于急流偏弱时。   (4)东亚地区的气溶胶指数与对流层臭氧的相关关系较好。大部分气溶胶可能是通过影响紫外辐射以及发生异相反应,间接导致对流层臭氧减少。而少部分由臭氧前体物组成的气溶胶可能导致对流层臭氧增加。   (5)夏、秋、冬三季当东亚大陆上空的对流层臭氧偏多时,对流层中上层的温度以及位势高度比正常年份偏高。当对流层臭氧偏少时,对流层中上层的温度以及位势高度比正常年份偏低。春季情况与其它三个季节相反。
其他文献
本论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主要着眼于东亚地区(50° E~170°E,10°N~70° N),利用1958-2010年ECMWF臭氧总量和臭氧混合比资料分析了该区域臭氧的时空分布特征。使用中国国家
本文在3DVM的基础上,结合DRP-4DVar的实现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宜业务数值预报使用的后向映射四维变分同化(B-4DVar)方法。该方法对代价函数的极小化求解是投影到历史预报集合
本论文系统分析了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演变特征,考察了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两次北跳为主要特征的东亚夏季风环流的次季节突变过程。作为东亚夏季风季节内变化的表征,我
近年来全球和区域气候正在经历着以变暖为主要趋势的变化,气候变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我国是世界粮食的主要生产国,开展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影
近年来,新华日报先后推出了纪念建国60周年、纪念建党90周年、迎接党的十八大等诸多重大主题的策划报道,产生了较大反响,赢得了同行赞誉。作为上述主题报道的参与者,笔者认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至今已20年了。在翻阅和审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划时代的里程碑的时候,人们心中仍有一些疑问:一是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的徘徊时期,中共中央先
锦州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属北方半干旱冷凉农业区。锦州市种植玉米26.2万hm2,2002年开始推广保护性耕作,现已实现玉米保护性耕作农田4.67万hm2,有4个县(市)被列为国家级保护性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这些年来,
本文用1961-2008年江苏省59个气象观测站的冬季降水量、气温资料,2.5°×2.5°的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大气资料及2°×2°NOAA重建的海表面温度(SST)资料,采用趋势分析、EOF和
2000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呈现出与往年不同的特点,传统的新闻理论、新闻史研究明显地减少,电子媒介研究、网络传播研究成为最为热门的两大话题;媒介经济和财经新闻研究、舆论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