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沉积学、储层地质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为理论指导,通过钻井岩芯观察描述、薄片观察、钻、测井资料分析、三维地震数据体追踪、地震储层反演等技术方法,对辽河滩海西部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的成因、类型、储层特征、控制因素等进行综合研究,并利用三维地震数据体对研究区内发育的构成主要岩性地层圈闭的砂体进行追踪及描述。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辽河滩海西部凹陷古近系主要发育七种沉积相类型,分别为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湖泊、滩、湖底扇。其中原始物性最好的微相类型是分流河道,其次为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远砂坝,物性最差的为席状砂。储层砂岩类型主要以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及杂砂岩为主,为近源、多源沉积体系,砂岩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低。孔隙类型包括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及混合型孔隙。古近系储层成岩阶段处于早成岩B段至晚成岩A段,主要发育机械压实、胶结、溶解及交代等四种成岩作用类型。其中溶解作用为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普遍发育程度强。机械压实、胶结及交代等成岩作用为破坏性成岩作用,发育程度中等。储层物性随深度增加有规律的变化,在1400-2600m和2800-3400m深度范围内,孔隙度和渗透率出现异常高值。成岩作用的强度和期次是影响储层孔隙发育的主控因素之一,该区的两个异常孔隙发育带是各种成岩作用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第一次生孔隙发育带与有机质成熟有关,成岩环境为酸性;第二次生孔隙发育带则与碱性成岩作用有关,硅质组分的溶解对次生孔隙的形成及保存具有重大的贡献作用。研究区内岩性地层油气藏可划分为4类,包括砂岩透镜体油气藏、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浊积砂岩油气藏和潜山油气藏。构成岩性地层圈闭的成因类型砂体分为4种:低位斜坡扇砂体、湖底扇砂体、上倾尖灭砂体及高位滑塌扇砂体。通过对三维地震数据体的追踪,识别各种砂体并对其主要参数进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