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的勇于进取精神、无私无畏的爱国主义品格、道德教化的优良遗风和善于容纳百川为人传统等基本精神,以及其中蕴含的明刑弼教、格非其心、明德慎罚、幽闭思衍、仁忍感化、长善救失、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对当前服刑人员教育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从文化的规范性出发首先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模式进行历史性分析。其次简要概括当前我国服刑人员思想教育的现状,分析其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其原因。再次剖析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的价值与方法论启示、可行性与操作性。最后尝试给出实现传统文化价值的途径。第一章,为导言部分。主要表明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点,并对主要相关概念进行了简要界定。第二章,分析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与可行性。重点从文化归因视角分析了服刑人员犯罪的主要原因分析;从文化的规范性出发,论证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提出文化的规范性是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与逻辑起点。第三章,梳理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历史沿革,提出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溯源于清末民初狱制改良实行感化教育制度。并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成就与问题。第四章,分析存在问题的实质与根源。认为传统文化的二重性是其实质,重刑威慑传统浓厚则是传统文化二重性的延伸;基础文化教育疲软与综合联动能力不足是现实根源。第五章,从精选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内容、搭建和拓展平台、选用适当方法和手段、整合资源提高其综合联动能力、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平台和渠道与健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保障机制等方面给出强化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主要对策。第六章,为论文的结语。对文章内容做基本总结,并指出不足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