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主要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方法,从诚信与政府的概念出发界定出政府诚信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政府诚信的发生机理,在对政府公职人员四种行为假设和政府组织两种前提假设的基础上重点对政府诚信缺失的一般原因和中国政府诚信缺失的特定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文章还指出了政府诚信缺失所可能引发的社会效应,提出了政府诚信缺失的防治对策.全文除引言外,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与前提假设.文章在分析诚信和政府概念后将政府诚信界定在政府经济行为的角度,按照政府(公职人员)在其失信行为中的受益状况,把政府诚信缺失归纳为三种表现.同时,文章还做出了较为符合实际的前提假设,即政府公职人员具有需求多样性、有限理性、追求利益最大化和机会主义倾向四个特点,而政府组织也是有限理性的,会追求自身利益,这些为我们的进一步分析提供了假设前提.第二部分,政府诚信缺失的一般原因.文章从两个角度分析了政府诚信缺失的一般原因:一是从个体的角度看,政府诚信缺失是政府公职人员进行"成本-收益"权衡的必然结果;二是从组织的角度看,由于政府失灵的存在,政府诚信缺失同样是难以避免的.最后得出结论,政府公职人员的不诚信行为和政府组织的"失灵"都可能导致政府诚信缺失.第三部分,中国政府诚信缺失的特定原因.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仅从以上两个角度分析中国政府诚信状况是不充分的,还应当从历史、体制、法制、政府、公众、产权六个角度,深入揭示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诚信缺失的特定原因,这一分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第四部分,政府诚信缺失的社会效应.文章从四个方面指出了政府诚信缺失会引发的社会效应,即阻碍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影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影响社会稳定、破坏中国的国际形象和投资环境.第五部分,政府诚信缺失的防治对策.为了提升政府的诚信度,规范政府行为,作者针对政府诚信缺失发生的原因,从观念提升、机制创新、自身建设、体制改革、制度完善、环境改善、力量推动七个方面提出了防治政府诚信缺失的思路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