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失眠是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尽管拥有充足的睡眠机会和舒适的睡眠环境,仍然持续出现睡眠起始困难、睡眠完整性破坏、睡眠时间减少以及睡眠质量下降,并导致某些日间功能损害。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成人失眠的患病率为9%-36%。《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3版》将至少每周出现三次,至少持续出现三个月的失眠定义为慢性失眠。慢性失眠不仅影响健康、生活质量、学业成绩等,还与抑郁、焦虑、痴呆症等多种疾病风险增加相关。因失眠具有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特点,近年来已成为中西医学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西药治疗慢性失眠会产生健忘、跌倒、认知障碍、呼吸抑制以及反跳性失眠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还会产生耐受性、成瘾性及戒断性反应等问题,存在诸多局限。中医药治疗慢性失眠可以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辨证施治,治疗有效率一般在90%以上,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具有显著优势。然而中医在失眠的辨证论治过程中存在着主观性较强的问题,致使中医治疗失眠的良好疗效无法得到进一步普及和推广,因此结合现代化的检查技术条件,为中医师的辨证过程提供简单可行、相对客观的测量数据具有重要作用。中医某些概念术语存在称谓繁杂、内涵与外延含混不清、复合症状随意组合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诊病、辨证的精准性,因此制订量化、统一的证候标准,是实现中医辨证规范化的前提。课题组设计的“失眠中医四诊信息调查表”涵盖了失眠的症状、体征与舌象、脉象等中医四诊信息,内容全面且简单易行,能为失眠的中医规范化辨证提供保证。脉诊是中医四诊中最具特色的诊法,但传统的诊脉方法较难掌握,且因主观性、经验性等影响导致不同医者辨证不一,另外因为感知的脉象无法记录和保存,所以脉诊的客观化研究成为必要。课题组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智能机械手中医脉诊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前期已应用于对失眠患者和正常人群的脉诊信息研究,结果提示可以通过脉图参数对慢性失眠患者与正常人群进行分类,且区分的准确度与特异性较高,为本次研究打下了基础。临床通过患者主诉及问卷调查结果足以诊断失眠,但部分失眠患者有高估自己的睡眠潜伏期和低估总睡眠时间的倾向,称为矛盾性失眠,有研究表明矛盾性失眠的发生率在8%至66%之间,因此记录客观睡眠状况在睡眠研究中不可或缺。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能够记录睡眠结构与连续性,获取客观睡眠信息,帮助医师量化睡眠潜伏期和总睡眠时间等主观和客观睡眠参数之间的差异,对于失眠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目的:探讨慢性失眠肝郁化火证和心脾两虚证的脉图与PSG参数特征与规律,发现慢性失眠临床辨证分型的客观参考指标,为慢性失眠的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可量化的标准。方法:以慢性失眠肝郁化火证、心脾两虚证患者和正常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失眠中医四诊信息调查表”、“高精度智能机械手中医脉诊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和“多导睡眠监测仪”采集受试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脉诊信息和客观睡眠信息,分析比较三组受试者中医四诊信息、脉图参数与PSG参数的差异,客观认识慢性失眠肝郁化火证和心脾两虚证的脉图与PSG参数特征。结果:1.两个证型慢性失眠患者中医症状分析慢性失眠肝郁化火证患者中≥50%的患者出现的症状共计21项,包括4个失眠主症与17个其他症状。失眠主症中,出现率最高的是入睡困难,其次为中途易醒;其他症状中,出现率最高的是醒后疲乏和健忘,其次是口干、急躁易怒、思虑多和头痛。慢性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中≥50%的患者出现的症状共计34项,包括4个失眠主症与30个其他症状。失眠主症中,出现率最高的是早醒,其次为入睡困难;其他症状中,出现率最高的是健忘,其次为醒后疲乏、多梦和注意力不集中。2.三组受试者的脉图参数分析慢性失眠肝郁化火证患者与正常受试者比较,4参数模型脉图正确区分率为89%,双手6部脉中共有20个脉图参数参与了分类,包括2个脉位参数、7个时域参数和11个频域参数,约占总参数的10.4%,累计贡献次数为80次,其中左寸脉贡献最多,6个参数参与分类,贡献达到26次,占比为32%;其次是左关脉,3个参数参与分类,贡献16次,占比为20%;右尺脉虽然只有1个参数参与分类,但贡献达到15次,占比为19%;左尺脉有3个参数参与分类,右寸脉有4个参数参与分类,贡献均为8次,各占比10%;右关脉3个参数参与分类,贡献最少,为7次,占比为9%。两组人群的脉位均值比较,结果显示慢性失眠肝郁化火证患者脉位比正常人群沉。慢性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与正常受试者比较,4参数模型脉图正确区分率为88%,双手6部脉中共有16个脉图参数参与了分类,包括1个时域参数和15个频域参数,约占总参数的8.3%,累计贡献次数为80次,其中两尺脉贡献最多,左尺脉有5个参数参与分类,右尺脉有2个参数参与分类,但贡献均达到26次,各占比33%;其次是左关脉,6个参数参与分类,贡献22次,占比为27%;右寸脉有3个参数参与分类,贡献为6次,占比为7%;左寸脉与右关脉的参数未参与分类。慢性失眠肝郁化火证与心脾两虚证患者比较,4参数模型脉图的正确区分率为94%,双手6部脉中共有17个脉图参数参与了分类,包括8个时域参数和9个频域参数,约占总参数的8.8%,累计贡献次数为80次,其中左关脉贡献最多,4个参数参与分类,贡献达到30次,占比为37%;其次是左尺脉,4个参数参与分类,贡献达23次,占比为29%;右寸脉有3个参数参与分类,贡献18次,占比为23%;左寸脉有5个参数参与分类,贡献7次,占比为8%;右尺脉仅有1个参数参与分类,贡献2次,占比为3%;右关脉的参数未参与分类。3.三组受试者的PSG参数分析对三组受试者的21项PSG参数进行比较,发现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E)、清醒(Wakefulness,W)期、入睡后清醒时间(Wake after sleep onset,WASO)、非快速眼球运动(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2期(N2期)、非快速眼球运动3期(N3期)、N2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N2%)、N3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N3%)、快速眼球运动(Rapid eye movement,R)期、R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R%)、觉醒次数、觉醒指数等12项参数具有统计学差异。多重比较结果显示TST、SE、W期、WASO、R期、R%这6项参数,仅在慢性失眠肝郁化火证患者与正常受试者间、慢性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与正常受试者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具体表现为慢性失眠肝郁化火证和心脾两虚证患者的TST、SE、R期、R%都小于正常受试者,而W期、WASO都大于正常受试者,说明慢性失眠患者较正常人TST、R期、R%减少,SE降低,W期、WASO增加;N2期、N3期、N2%、N3%、觉醒次数与觉醒指数这6项参数,仅在慢性失眠肝郁化火证和心脾两虚证患者间、慢性失眠肝郁化火证患者与正常受试者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具体表现为慢性失眠肝郁化火证患者的N2期、N2%小于慢性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与正常受试者,N3期、N3%、觉醒次数与觉醒指数大于慢性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与正常受试者,说明肝郁化火证患者N2期、N2%减少,N3期、觉醒次数与觉醒指数增加。结论:1.脉图参数对慢性失眠患者区分的准确度较高两组慢性失眠患者与正常人群的脉图正确区分率≥88%,提示脉图参数能对慢性失眠患者与正常人群进行分类,且区分的准确度较高。慢性失眠肝郁化火证患者与慢性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间的脉图区分率(94%),高于慢性失眠肝郁化火证患者与正常受试者的脉图区分率(89%)、慢性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与正常受试者的脉图区分率(88%),提示脉图参数对慢性失眠患者不同证型间的区分度可能更高。2.PSG参数能为慢性失眠诊断提供客观依据,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信息慢性失眠两个证型患者与正常人群比较,具有TST、R期、R%减少,SE降低,W期、WASO增加的特点,可作为诊断慢性失眠的客观指标。慢性失眠肝郁化火证患者与慢性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比较,N2期、N3期、N2%、N3%、觉醒次数与觉醒指数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PSG参数能为慢性失眠的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信息。3.脉图参数对慢性失眠的中医辨证提供了有用的客观信息慢性失眠肝郁化火证患者与正常人群分类的脉图入选参数显示左寸脉贡献最多、左关脉居其次,说明心和肝的影响较大。慢性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与正常人群分类的脉图入选参数显示两尺脉贡献最多、左关脉居其次,说明肾和肝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提示脉图参数对慢性失眠的中医辨证提供了有用的客观信息,能为慢性失眠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