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黑痣病是一种土传真菌性病害,在各大马铃薯种植区均有发生,目前已成为影响马铃薯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马铃薯黑痣病菌菌群构成的复杂性和遗传差异为该病的防治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了解病原菌的菌群分化、遗传变异信息和不同菌群致病力差异,本试验对采自不同地区的马铃薯黑痣病菌菌丝融合群进行了鉴定,同时对其遗传差异及致病力进行了比较和测定。目的是了解马铃薯黑痣病菌遗传变异信息,为马铃薯黑痣病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对采自不同地区的44个马铃薯黑痣病菌菌株的菌丝融合群鉴定结果表明,44个菌株均为多核型,并分为3个类群AG-3、AG-1-ⅠB和非融合类,分别占测定菌株的86.36%、2.27%和11.36%。可见马铃薯黑痣病菌的优势菌群是AG-3融合群。通过对峙培养,又将AG-3融合群的所有菌株划分为16个不同的营养亲和群。其中AG-3-5所占测定菌株的比例最高,为15.79%;AG-3-10、AG-3-11、AG-3-12、AG-3-13、AG-3-14、AG-3-15和AG-3-16出现频率较低,优势亲和群则为AG-3-5。利用CTAB法提取了44个来自不同地区的马铃薯黑痣病菌的DNA,应用RAPD分析技术对其遗传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经聚类分析,RAPD分析与菌株同源性聚类结果基本一致。RAPD聚类分析中归为同一组的1、4、5、17、29号菌株在菌株同源性聚类结果中除了4、29号菌株外也同属一组;RAPD中的第三组6、15、25、36号菌株,而在菌株同源性聚类中除了不包括25号菌株外,其余都包括在内;RAPD中的第五组2、18、20号菌株,第六组28、30、31、32、33、34、35号菌株,第七组24、47号菌株和第九组39、40、41、42号菌株则完全与菌株同源性聚类结果一致。马铃薯黑痣病菌不同融合群对不同品种致病力的测定结果表明,AG-1-ⅠB、AG-3和非融合群类菌株在致病力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其中AG-1-ⅠB对马铃薯的致病力最强,非融合群类NF-2对马铃薯的致病力最弱。同一融合群中不同营养亲和群之间致病力也有一定差异。经过病情指数的调查发现,5个马铃薯品种中费乌瑞它和后旗红发病较重,而底西瑞、克新和大西洋发病相对较轻。综合分析表明马铃薯黑痣病菌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的致病力存在着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