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克服传统β-环糊精包合工艺载药量低、入药剂量大的缺陷,本文以莪术、荆芥挥发油为原料、乙基纤维素为囊材、吐温-80、PEG6000为乳化剂,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莪术、荆芥挥发油微囊,以提高挥发油载药量并改善其稳定性。以包封率、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法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最终获得莪术挥发油微囊最佳制备条件为,囊材:囊芯(w:v)=3:1、有机相:水相(v:v)=1:7、乳化剂浓度为1%、搅拌时间2h;荆芥挥发油微囊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囊材:囊芯(w:v)=2:1、有机相:水相(v:v)=1:5、乳化剂浓度为1%、搅拌时间2h。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莪术挥发油及荆芥挥发油微囊的载药量平均值分别为21.60%与29.99%。采用TLC点板、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布仪对两种挥发油微囊的化学成分及表面形态进行表征。TLC点板结果表明,微囊化前后挥发油中的有效成分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囊材的加入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没有影响。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制备的挥发油微囊流动性好、不粘连,同时表面分布着一些小孔有利于药物的释放。莪术油微囊的粒径主要分布在94μm-250μm之间、荆芥油微囊的粒径分布在在45μm-220 u m,制备的微囊粒径分布较窄。分别建立了莪术挥发油微囊中吉马酮与荆芥挥发油微囊中胡薄荷酮的HPLC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考察两种挥发油微囊在光、热、湿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与湿度和光照相比,温度对挥发油微囊稳定性影响较大,因此挥发油微囊应在室温下,避光,75%的湿度环境中储存。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的挥发油微囊具有载药量较高、流动性好的特性,同时较好的提高了挥发油的稳定性,且制备工艺流程简单有望实现工业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