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行业在经历了辉煌的“黄金十年”之后,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行业的经济效益急转直下,表现为煤矿企业的亏损额连年增加,亏损企业的数量直线上升。随着煤矿企业亏损面的不断扩大,企业面临停业停产甚至破产的危机。煤炭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它能够充分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吸收数量庞大的劳动力。煤炭行业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因此,尽快帮助煤炭行业脱离困境并保持其健康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分析我国煤炭行业经济效益下滑的现状,从宏观市场环境导致煤炭价格下滑的因素以及微观企业成本因素的两个层面出发,探究导致行业经济效益下降的主要因素,并结合研究分析与相关理论提出合理的建议。造成煤炭行业经济效益下滑的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第一,煤炭市场价格持续下降。由于宏观经济、产业调整、新能源开发利用以及输变电工程等原因,从不同程度抑制了煤炭的销量,而煤炭行业受自身的产能过剩、大量的追加投资和进口煤炭的影响,煤炭供给远超过需求,因此煤炭价格大幅降低。第二,煤炭企业的经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经营成本包括煤炭企业的生产总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安全成本等)、运输成本、流通成本和税费成本。本文的实证从两个方面展开,即宏观市场中导致煤炭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主要因素以及微观企业成本因素造成经济效益降低的主要方面,结合理论分析进行相关因素指标提取。宏观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得到结论是宏观经济的发展(GDP总值)的变化、煤炭消费比例变化以及煤炭市场供需情况对行业经济效益的下降产生显著性影响。而微观分析利用16家煤炭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建立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得出结论为资源成本、运输费用与税费对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原材料与固定成本折旧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本文最后综合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性研究,针对我国煤炭行业当前的特点,认为提升煤炭行业的经济效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煤炭企业应当尽快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规范生产过程中的过程成本管理。其次,我国政府应加强对煤炭行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减轻煤炭企业的税费负担。最后,从行业协会的角度出发,积极地响应供给侧改革,限制行业的产能产出,为煤炭行业的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