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曾肢体残障人士数量较多,且逐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2010年的调查数据,中国肢体残障人士为2472万人,占残障人士总人口的29%,居各类残障之首。肢体残障人士不仅要面对工作、生活方面的问题,还要面对自己负面情绪,这加重了他们对自己认知方面的偏差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社会和服务机构对于肢体残障人士的关心和支持大多是为他们提供肢体康复和物质的资助,很少涉及心理健康方面。笔者在实习过程中,发现C市S社区的肢体残障人士生活状态不容乐观,他们大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一方面,肢体残障人士因为自身身体的限制,让他们不仅要面对生理上的痛苦,更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另一方面,肢体残障人士的自我认识不足和他人的异样眼光,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了负面情绪的影响,导致他们无法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肢体残障人士的心理健康情况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在S社区调研期间,走访入户S社区的肢体残疾人,了解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他们有自闭、自卑、情绪低落等现象。在了解到这一现象后,笔者分析他们心理问题发生原因的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服务计划,通过五个阶段的小组活动,提高了肢体残障人士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不同程度的改善了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自我评价提高,自信心增加,自闭、自卑、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有所缓解。小组活动结束后,笔者初步解决了肢体残障人士的自闭、悲观、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帮助了肢体残障人士在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方面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改善了肢体残障人士情绪管理的调控能力,体现了社会工作在这方面的优势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