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土地改革、新中国的成立及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等因素,中国的农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上世纪初到当代的百余年历程中,科尔沁地区的蒙古民俗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一直以来,在蒙古民俗界的相关研究中,系统论述上世纪初科尔沁蒙古地区蒙古村落民俗的相关著作比较少,对科尔沁民俗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值得庆幸的是,内蒙古裔民俗学家包乌恩斯琴,在1964年-1971年期间完成的反映上世纪初(1922年-1944年)学者的故乡—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海鲁吐镇巴彦茫哈艾里的蒙古民俗记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历经百余年的巴彦茫哈艾里是典型的科尔沁蒙古民俗村落。对其进行民俗变迁原由及规律的追溯,对民俗文化变迁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意义。为进一步研究科尔沁村落民俗,作者以包乌恩斯琴的相关著作为参考,于2017年至2018年期间先后三次前往巴彦茫哈艾里,以包乌恩斯琴的系列民俗记为主线,针对巴彦茫哈的婚姻习俗、家庭结构和亲属称谓、产子及育儿等民俗现象,通过参与、观察及访谈的方式,收集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分析研究,完成了博士论文。本文《巴彦茫哈艾里民俗变迁研究》由绪论、正文(共四个章节)、结论,附录构成。在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理由、研究概述、研究依据、研究目地、研究意义、创新点及研究方法。介绍了包乌恩斯琴于1964年到1971年期间,在《Monumenta Serica》,《Central Asiatic Journal》等杂志上发表的科尔沁村落民俗相关论文,概括了该系列论文的主要内容,评价了其在蒙古民俗界的地位影响作用,并介绍了他的家庭背景,即包乌恩斯琴及其父亲为近代内蒙古历史上的名人—包悦卿。同时,介绍了作为包乌恩斯琴系列论文中的研究对象—科左后旗海鲁吐镇巴彦茫哈艾里的概况。第一章《巴彦茫哈艾里婚姻习俗变迁》中,以包乌恩斯琴的反映1931年至1944年期间科尔沁村落婚礼习俗的论文:《科尔沁婚姻习俗》为基础,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对当地老人进行了走访调查,结合科尔沁民俗其他相关论著,对巴彦茫哈艾里婚姻习俗变迁进行了研究。论文参考了包乌恩斯琴的相关著作中关于科尔沁地区婚礼过程、择偶标准、婚礼仪式和婚姻习俗等四个方面着手,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和论述。第一节阐述了巴彦茫哈艾里婚姻习俗变迁,对比研究了包乌恩斯琴民俗记中记载的婚姻习俗及解放后巴彦茫哈艾里婚姻习俗;第二节针对包乌恩斯琴民俗记中记载的三首关于婚姻主题的民歌和现代版本的民歌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三节阐述了巴彦茫哈艾里婚姻习俗相关的俗语。第二章《巴彦茫哈艾里家庭组成和亲属称谓变迁》中,基于包乌恩斯琴关于科尔沁地区家庭构成和亲属称谓等研究,阐述了家庭类型、家庭组成变迁、亲属关系和亲属称谓等内容。第一节主要阐述了包乌恩斯琴民俗记中的几代人同住的家庭结构与解放后的巴彦茫哈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家庭地位及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第二节阐述了家庭结构相关习俗;第三节主要阐明了巴彦茫哈艾里百余年来相对稳定的亲属称谓,并研究了外来语亲属称谓的固化与发展。第三章《巴彦茫哈艾里产子及育儿习俗变迁》中,以包乌恩斯琴的民俗记为基础,研究了与产子相关的民俗和育儿民俗的变化。第一节主要阐述了包乌恩斯琴民俗记中的求子习俗、婴儿取名习俗、坐月子、满月习俗、入摇篮(乌勒给)习俗并比较研究当前巴彦茫哈艾里产子相关习俗的变迁。针对孕育相关禁忌、产子时的习俗、接生方面的习俗进行了初步探讨。此外,以包乌恩斯琴的《巴彦茫哈的寺庙和佛教》一文为基础,对当地佛教信仰相关的求子习俗和向巫婆(宝莫勒贴贴)求子的习俗进行了研究,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求子习俗现象的各自特点;第二节对比了包乌恩斯琴民俗记中记载的育儿习俗与儿童传统游戏相关习俗。第四章《巴彦茫哈艾里习俗变迁原由及结果》中,详细分析和探讨了田野调查地巴彦茫哈艾里的婚姻、家庭组成、产子和育儿等习俗的变迁的外因与内因。进而,对以巴彦茫哈艾里为代表的科尔沁村落文化在百年间的变化及原因和导致的结果,即多元文化的结合与融合,传统文化的模糊及复苏等进行了探析。指出了导致巴彦茫哈艾里的民俗变迁的一系列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变化、经济发展、人口变迁、政策影响、科技发展、教育等方面。此外还受人们的自我认知、价值观、文化自觉等因素的影响。在结论部分,肯定了包乌恩斯琴及他的系列民俗记的历史地位及价值,并在总结前四章的内容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结论。虽然部分习俗出现了简化、异化的变迁,但是很对传统民俗依然很好地被传承着。虽然家庭结构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发生了变化,但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的传统习俗依然被保留着。同时,得到了家庭称谓百余年来几乎没有变化,产子和育儿方面的习俗因时代的变迁发生了较为根本的变化的结论。在附录部分主要将作者翻译的包乌恩斯琴系列论文附于论文结尾部分。目的是得到广大学者专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并希望成为研究科尔沁村落民俗的参考素材。本文通过对典型蒙古村落的民俗变迁研究,试图探析科尔沁地区百余年的民俗文化、村落形式、民间文化的变革发展以及发展趋势。同时,发现和挖掘了内蒙古裔学者包乌恩斯琴的珍贵民俗资料,从而填补和充实了蒙古民俗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把作者的研究成果带回到其发源的沃土,试图追寻百余年间的科尔沁民俗文化发展历程,对包乌恩斯琴及其系列论文在蒙古民俗研究史上的地位和价值进行了必要的肯定,强调了其应有的历史地位。进而,思考了作为开荒种地的蒙古人典型代表的科尔沁蒙古族在对本民族文化、习俗进行革新的同时,应如何在历史潮流中保留和传承本民族特有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