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水降落到道路表面形成薄层水流,若排水不畅则形成积水。积水范围较大会降低车辆的运行能力,破坏路基甚至使车辆产生液面滑移,对交通安全极为不利。当路面有夹杂物、不清洁时,致使路面抗滑性能大幅度降低即滑溜性污染,对道路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是研究道路雨水收集利用方法,雨水较污水水质具有水质较好、洁净度、可接受性较高等特点。
论文在调查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深圳市的气候、年月日降雨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深圳市的降雨特点。结合论文依托项目,在典型性取样点对道路雨水水质进行实验分析,得到道路雨水水质变化的基本规律。对道路各部分雨水利用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理论和相应的处理工艺。以205国道雨水利用项目为例对立交雨水利用提出规划,并进行雨量平衡计算、蓄水池的设计及生态处理工艺的设计,完善了道路雨水资源化理论。论文得到的具体结论主要有:
(1)以路面雨水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为出发点,分析道路雨水利用的必要性;利用数学模型对道路雨水利用潜力进行分析,理出面向城市水生态的道路雨水资源化利用思路。
(2)以205国道雨水收集利用试验段工程设计区域典型点雨水水质检验数据为基础,对雨水水质的重点指标进行分析,总结路面雨水水质变化特点,提出了基于雨水水质分析确定初期弃流时间、弃流量大小的方法,从而为后续道路雨水收集、初处理提供数据支持。
(3)对道路雨水利用区域进行分区,根据各部分特点,提出雨水利用的方式及雨水口设置、初期弃流量及调蓄池体积等相关的物理量计算、建模等,并初步设计相应的水处理工艺。
(4)利用风险理论评价模型-综合模糊层次评价模型对道路雨水利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进行初步分类及评价,为道路雨水利用提出量化的科学评价方法。
在本文的最后,结合深圳205道路雨水收集利用项目对透水区与不透水性路面综合利用-立交雨水利用进行实例分析,对雨水口设置间距、水量和区域内污染总量进行计算;对项目的雨水生态处理工艺进行设计、说明。假定专家打分法确定单因素评价矩阵,利用评价数学模型对系统潜在风险评价;系统风险等级为中等,可以考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