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出口数量急剧扩张,但是受到劳动结构性供给不足、成本上升、外贸竞争力不平衡等因素制约,以低质量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出口贸易难以为继,因此,能否实现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真正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关键在于出口产品质量能否提高。为了综合考察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变化趋势,本文首先基于出口质量综合排名、价格质量区间法、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及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结合我国国民经济产业分类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进行了一个详细的分析与比较,发现2000-2010年我国出口产品质量总体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低质量仍在出口贸易总额中占绝对优势,中质量产品在近十年间出口增长幅度加快,但尚不足以改变我国仍以低质量产品出口为主体的现状。并着重对制造业及下属几个典型性行业做了详细分析。其次,本文基于Hallak&Schott(2009)的产品质量指数模型,测度了样本年份内中国及其他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的质量指数,结果发现中国在这11年间出口产品质量指数呈增长趋势,但与日本、新加坡、韩国等OECD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其中电气机械、仪器仪表等行业表现良好,出口产品质量水平较高。在对模型进行修正,剔除了加工贸易影响因素后,发现质量指数明显低于原值,说明加工贸易所带来的出口产品质量上升及技术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2000-2010年间出口产品质量的高估。最后,本文在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指数的基础上,测度了加工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研发投入等因素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得出了加工贸易、劳动力成本、研发投入与人均GDP这些因素与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其中加工贸易和劳动力成本对制造业出口质量的提高有较大的贡献值。根据上述测算结果,本文提出了三点相应的政策建议:调整现有贸易模式,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合理利用外资,避免过度依赖;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加强监管反馈制度,提高研发投入的产出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