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被誉为是福克纳、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的文学继承人。作为一位精力充沛的多产作家,已进入古稀之年的贝娄于1987年发表了他的又一部长篇巨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这部小说沿用其一贯风格,通过描写学者贝恩的悲剧命运,对美国当代社会提出了控诉,与此同时也不忘对学者自身性格特征提出质问和反思。浪漫贝恩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当追求漂亮妻子的贝恩在鳏居十五年后和具有古典美的玛蒂尔达踏入婚姻殿堂之后,他才发现自己的婚姻原来充满了诡计和骗局,爱情和家庭已经蜕变为一种不纯洁的、具有功利性的物品。玛蒂尔达与贝恩结婚并非源于爱情,而是这段婚姻可以给妻子带来名利、财富和地位。最终得知真相的贝恩觉得自己在现代社会整个的存在已经崩溃了,他毅然离开了这个让他痛心的人类世界,逃到了漫天冰雪的北极荒原去进行他的苔藓研究。目前学术界对此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作品涉及的美国文化危机的研究,其次是探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及运用弗洛伊德心理学分析文中人物心理特征的。本文欲另辟蹊径,试图通过对贝娄小说《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形成多维透视。从社会、个人两方面寻找促成主人公悲剧的原因,较全面、深入地挖掘出造成主人公悲剧的深层原因。第一部分对贝娄及其《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主人公的悲剧进行概述,并对此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作简要的介绍。第二、三部分主要探讨造成贝恩悲剧的社会因素。分别结合消费文化和实用主义的相关理论探究造成贝恩悲剧的社会因素。其中第二部分主要运用消费文化的相关理论来分析造成贝恩悲剧的社会原因。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消费社会及其文化随之诞生。人们通过消费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与他人或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同一性或差异性。与此同时,人们的物欲在不断膨胀且不断满足的同时,精神家园却随之倒塌、灵魂亦失去了归宿。人们把追求性生活的刺激、性欲的放纵作为追寻希望、寻找寄托、拯救灵魂的灵丹妙药。闻名于世的植物学家贝恩生活在如此社会,不仅被作为一种符号来消费,也被爱欲缺乏、性欲泛滥的现代人当作相互争夺的性伴侣。第三部分主要运用实用主义的相关理论探究了造成贝恩悲剧的另一个社会因素。如果说当年的清教思想孕育了实用主义,那么昔日的实用主义已经演变成为了今日人们为获得象征成功的金钱和地位的不择手段的残忍和自私,人与人之间没有关爱和同情可言,只有为获得自身利益的斗争。贝恩生活在这样一个功利社会里,最终他成为实用主义者之间相互厮杀的武器。第四部分主要从贝恩自身追求理想的浪漫性格特征着手,来分析了造成贝恩悲剧的个人因素。作为一个按照世袭的、传统的标准生活的人,贝恩是一个极端浪漫思想的携带者,具体体现在其对理想女人的不懈追求上、对植物和自然环境的过分依赖以及其极端地反科技上。结果浪漫的贝恩只能落得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一种境地,也最终选择了远离人类,逃往漫天冰雪的北极荒原去与苔藓为伴。通过以上分析,论文得出以下结论:贝恩的悲剧不是偶然的,是各方面因素协作的结果。在实用主义作为美国土生土长的哲学思潮的社会里,在商品极大丰富并被赋予符号价值的社会里,在精神贫瘠、爱欲缺乏、性欲泛滥的年代里,贝恩的极端保守和浪漫注定了其与这个现代社会的水火不容,也注定了他在残酷的实用主义占上风的现代消费社会的悲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