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国有118座资源型城市,其中69个城市被国务院认定为资源枯竭城市。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问题,在“十七大”就明确提出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利用服务外包产业,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这一思路的提出对于资源型城市制定区域中长期发展规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制定全国服务外包发展战略与政策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服务外包就是指企业从全球价值链治理角度,结合信息、通讯和高技术应用,将原来由内部完成的服务活动交予外部企业执行的过程。从服务外包的实现形式上,既可以通过服务产品的跨境交易,也可以通过自然人流动实现服务交易。资源产业发展的服务外包业务属于垂直行业领域的知识流程外包业,其具有技术密集、知识产权承载、国际化运营的特点,处于价值链的高端。资源城市发展工程技术服务外包产业,把自然资源输出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化为社会资源如知识、技术、信息、管理、文化为主的输出模式。这种路径选择,既符合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提高优势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又能够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要素投入结构上,实现了人力资本积累的内生型增长;从产业组织方式上,加深了专业化分工程度,形成产业集群;从区域空间结构上完善了城市功能,增强了集聚和辐射能力。论文选取了全球18个主要服务外包承接地国家,利用1998至2008年间的统计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服务外包产业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国内生产总值、国内资本形成总额、高技术产品出口额、服务贸易占GDP比例和私营部门国内贷款额占GDP比例等因素对服务外包产业影响较显著。从典型国家的发展实践看,服务外包产业成为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动力。政府在产业发展初期采取了大量的扶持政策,在物理空间上设立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在政策体系上配套各种优惠措施,在制度环境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相关法律规范。从微观层面看,企业依托外包经验和品牌效应,业务领域越来越多样化,嵌入垂直行业的知识流程外包业呈现强劲的增长趋势。从中观层面看,服务外包产业在空间上表现出极强的集聚性,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链条不断延长,生产的迂回程度逐渐加深,出现了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城市也因服务外包产业的聚集发展,塑造了新的城市品牌形象,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资源城市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发展不协调;吸引资金能力差、自我积累不足;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严重;机制体制僵化、创新能力弱:城市环境差、社会问题较多等共性问题。同时,各个资源城市的区位条件和综合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地区中要素的流动性不同、技术体系的复杂程度不同、信息化水平不同、企业高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不同、产业发展水平和所处阶段不同,这些都决定了资源城市发展服务外包业,特别是工程技术服务外包业,必须根据城市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的技术特征来差异化地选择发展道路。论文选取了47个资源型地级市的13个指标,对城市2005年至2009年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采用变异系数法来确定各个指标权重,然后通过各城市得分进行排序,判断各城市发展的相对水平。在此结果上,提出综合实力较强的资源型城市应不断推进以服务外包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优化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在技术体系复杂的石油产业和冶金产业所在城市,以现代化方式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外包业,形成某一领域的现代服务业高地。在地处偏远、产业技术层次低下、劳动力剩余严重的资源城市中,应以增强企业的活力为转型的重点,鼓励企业在区外开采资源,异地搬迁资源企业。通过资源产业的价值链分解,本文提出资源企业培育服务外包项目的三种类型:一是基于专业工程技术的服务外包业务;二是基于高新技术应用的服务外包业务;三是基于共性业务流程的服务外包业务。服务外包的开发与运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对企业发展外包项目的内外部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本文设计了服务流程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专家咨询的方式,对资源企业发展服务外包项目的能力进行评价。论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企业运作服务外包项目和管理服务外包风险的具体策略。由于服务外包产业是新兴产业,尤其在资源型城市中刚刚起步,亟需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扶持。不断加强城市管理,改善生态环境,配套优惠政策,制定招商引资策略,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全面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大庆市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为主导、信息技术服务和专业服务为两翼的服务外包发展格局。大庆油田企业坚定不移的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外向型发展过程中,用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用产业链集成优势扩大市场空间,为资源企业开发外部市场树立了样板。